内容创作策略

Manus创始人肖弘办公室的三幅海报

华科师弟肖弘的新产品 Manus 火了!作为肖弘创业十多年的见证者和Monica 的资深体验官,我一点都不意外。真正的好产品,往往藏在细微之处,尊重用户的每一个需求,带来超出预期的体验。每次和肖弘聊产品,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坚定而有力量。以前每次回武汉,我都会去他的办公室坐坐。在肖弘的办公室里,挂着三幅海报,其实就是 Monica 和 Manus 成功的精髓:第一幅:万法归宗,唯快不破。微信

专访Answer.AI创始人周立:AI时代,学什么在未来是有用的?

2025年转眼已进入4月,又到了季度盘点的时候。在AI这个随时可能有新突破的领域,我相信你跟我有类似的感受,我们每天都在被各种各样AI相关的消息轰炸。长时间淹没在细节里,会让人很难把握真正的发展脉络。所以在一季度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AI学习圈特别推出了2025春季特刊。做这本小册子,我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希望能给身处在AI洪流中的我们,留出一个停下来回望和思考的空间。为了做好一季度的AI盘点,我

使用Inspector调试MCP服务

 环境准备<svg height="13px" version="1.1" viewbox="0 0 450 130" width="45px" x="0px"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y="0px"></svg># vscodeVersion: 1.99.0 (user setup)# gitgit version 2

Atypica.AI,第一个高完成度用户洞察 agent

发现了一个很炫酷、完成度很高的用户洞察 agent,叫 atypica.ai这是我的问题 「用户研究的未来发展」 所生成的报告。https://atypica.musedam.cc/artifacts/report/DQRatiHqz4WGMmLK/share下边是几张截图,结构完整、框架清晰,看上去也很舒服。这个 AI 工具,跟市面上常见的 Deep research 工具不太一样,

用这个方案,一键模仿70%的海报和投流素材图,而且几乎0成本

 之前发过GPT-4o文生图生成小红书封面:GPT-4o再加上这张表,让AI自动生成小红书封面图接收到一些使用过的朋友的反馈和需求,主要集中在下面这3条:①ChatGPT订阅有门槛,而且有点小贵,有没有更快捷更便宜甚至免费的方案?②我已经有一张参考图了,能不能参考我喜欢的这种图片来生成新图片?③我想单独修改画面上的某些元素或文字,有没有办法让我更方便地进行精细化修改和调整?今天这个新表

半吊子DeepSeek专利助手折腾浅思

前几天,我那半成品 AI 助手又崩了。用户跑了,钱没赚到,连电费都白搭了。老白作为业余玩家,前段时间投入了较多的精力研究 DeepSeek。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原因一:我要做的事情,别人也在做。我研究 AI,本来是想让他帮我做工作上的小助手。去年我靠 AI 写 PPT、查资料、编商业计划书,爽到飞起。因为有了一些基础,所以在 DeepSeek 面世之后,我开始尝试:用 Dee

Agent落地有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AI Agent正在从Demo向真实场景迈进,它们能自动化处理工作流、辅助决策,甚至与外部工具交互。然而,将这些智能体部署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并非易事,可靠性、性能和准确性常常面临严峻考验。当下在Agent设计上打好基础,关乎未来能否构建出真正可靠、安全的自主系统。Cohere团队基于自身实践经验,总结了开发者在打造AI Agent时最常遇到的五种挑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这些建议将对于我

别让“一键生成”害了你!用DeepSeek+Napkin 跳出PPT陷阱

“分享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刚好看到某本书的一句话——当工具开始理解“结构之美”,人类的创造力才能真正聚焦于思想本身。AI时代下,其实我们并不缺工具,工具可以提高我们日常工作以及学习生活的效率,但不能完全无脑地依赖。”介绍DeepSeek+Napkin AI的组合来快速做ppt,是用用AI把思想结构化”的能力,将AI从“内容搬运工”进化为“逻辑架构师”,帮助跨越从“知道”到“讲透”的鸿沟。一

DeepSeek写材料搭框架五步法

以下仅仅是提示词模板范例,只是提供思路,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增减,举一反三用好每一个提质增效工具。第一步:需求定位核心指令:/定位 材料类型+使用场景+核心目标操作范例:类型:年度述职报告场景:市级部门正职向市委常委会汇报目标:突出创新成效+化解未达标指标AI输出:1. 创新工作模块占比≥40%  2. 未达标指标解释需关联外部因素  3. 需插入3个上级政策对应点

用AI把微信聊天记录变成可视化报告,酷到封神。

我之前拉了一个AI自媒体的群,就...同行交流,互相学习。很快就500人了,然后里面这群人,每天就话不停。几小时不看,里面就是99+。真的,爬楼爬不动了,信息太多也是一种负担。。。(不是打广告,群已经满了,找我加也进不去。。。)直到前几天,即梦3.0内测的那天,突然有个群友,在晚上11点,发了一张图出来。那张图是这样的。是我们整个群一天的聊天记录汇总,还是可视化的,而且分门别类,还有每日金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