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案例库 1天前 207 浏览次数 11 评论

AI时代,ToB业务怎么做?

AI中国
AI中国

发布了 7617 文章


时代给出的考卷,然而题目已变,但很多人还在用旧答案。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B端市场首当其冲。无论是做SaaS的、硬件的、咨询的,还是深耕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都会发现客户需求变了、采购逻辑变了、竞争格局变了。

尤其在ToB业务里,过去那套“跑关系、堆人海、靠规模”的打法,正在迅速失效。而新打法,既需要洞察AI技术的本质,又需要抓住B端用户的心理和场景。

这篇文章,我们分五个部分来聊:

  • 为什么AI时代ToB业务难做了?

  • 先认清,AI时代B端客户需要的是什么?

  • AI改变了ToB企业的哪些基本逻辑?

  • AI ToB业务的五个新原则

  • 未来的可能性和“无人区”


1. 为什么AI时代ToB业务难做了?

先别急着谈机会,先看难点。因为只有看清了局,我们才能出手不虚。

首先是技术爆炸,客户更困惑了。AI的更新迭代太快。大模型、RAG、Copilot、Agent、知识图谱、低代码平台……

一堆名词一夜之间冒出来,客户听得头大。

客户不仅搞不清这些东西的能力边界,更不知道该怎么选、怎么用。

曾经一个制造业老板吐槽:“这些AI厂商,就是一个个高智商骗子,说得天花乱坠,用的时候狗屁不通。”

B端客户的焦虑是:花了钱,落地难、见效慢。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技术炫酷,而是能不能解决问题、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规避风险

其次是决策变慢,预算更紧。

在过去几年经济环境下行、预算收紧的大背景下,B端客户更加谨慎。以前10个决策人里7个点头就能签单,现在可能变成了九个或者全部同意。

AI的ROI(投资回报)不够明确,短期看不见效果,客户自然犹豫。

还有就是供应泛滥,同质化严重。

AI ToB市场一夜之间涌现了成百上千家公司,从底层算力到应用层解决方案,都在卷。

有的拿开源模型套个壳,有的只是拼一堆API,就出来叫卖,结果产品质量不行、体验感糟糕,让客户“踩坑”之后更不敢轻易尝试。


2. 先认清:AI时代B端客户需要的是什么?

在AI的刺激下,B端客户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必须理解客户,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确定性就是价值。

客户希望AI方案能解决他们的核心问题,并且效果可预期、风险可控。他们需要的是“有保障的提效”,而不是“看上去很美的实验”。

另外,客户的痛点往往不是单点的,而是整体解决方案

例如,他们需要一整套供应链优化,而不仅仅是一个预测工具。则必须把AI嵌入到客户的业务流程里,甚至帮助他们重塑流程,而不是停留在工具层面。

B端客户特别看重降本、增效、合规等这些指标。AI的介入必须帮助他们实现降本增效,或者帮助他们规避合规风险,而不是增加新的麻烦。

贴身服务也非常重要,卖给企业的是技术,而留住企业的是服务。

客户需要教会他们用,甚至代他们用,还要能帮他们解决后续的问题。


3. AI改变了ToB企业的哪些基本逻辑?

ToB业务里很多隐性假设,在AI时代正在被打破。

渠道为王 → 产品为王

过去,渠道能力和关系网络几乎可以决定生意。但在AI时代,如果产品能力弱、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砸再多渠道也留不住客户。如今,B端客户变得更聪明、也更加的挑剔。

重销售 → 重方案

以前是先卖出,再看着客户自己用。现在客户需要的是一整套能落地的解决方案,甚至需要代运营、代执行。

重规模 → 重场景

AI不是通用灵药,不是每个行业、每个场景都能马上用。所以必须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深耕,找到典型场景+标准化+定制化的平衡。

高毛利 → 高复购

以前优秀的SaaS可以跑高毛利、高增长,但AI ToB业务往往需要持续的服务、迭代和运营,因此更多依赖于客户的长期留存和复购。


4. AI ToB业务的五个新原则

在以上洞察基础上,可以总结出五个新原则,帮助企业在AI ToB领域找到突破口。

原则一:以业务为导向,AI不是目的,是手段。

客户不需要向他展示算法多先进,而是问:能不能把我的交付周期缩短30%?能不能帮我降低20%的人力成本?能不能让我合规无忧?所以方案必须围绕客户的业务目标来设计。

原则二:深耕场景,避免“泛化陷阱”。

很多ToB创业公司犯的错误是:想做一个“全能型工具”,结果什么都不精。AI ToB必须选择一个明确的行业和场景深耕,把单点打透,然后逐步扩张。比如:财税自动化、智能质检、医药研发、金融风控,这些都是可以深耕的细分领域。

原则三:产品化+服务化双轮驱动。

AI ToB的最佳状态是:产品化降低边际成本,服务化提高客户粘性。产品化意味着得有标准化的工具或平台,服务化意味着还要有人帮客户定制、落地、运营。

原则四:快速试错、迭代升级

AI技术变化太快,客户需求也变化。产品和方案必须保持快速迭代的能力。小步快跑、试点先行、边跑边改,是更好的策略。

原则五:从技术卖点到业务价值的语言转换

别再跟客户说“大模型参数有多少亿、推理速度多快”,而是告诉他:“你一年可以节省300万工资、减少80%错误率。”


5. 未来的可能性和“无人区”

最后我们谈一点野心。

AI ToB业务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无人区”值得探索。

行业智能化深水区

很多行业还停留在“数字化”阶段,距离“智能化”差得远。比如建筑业、农业、物流业,都有大量场景可以用AI改造。

AI+人力的混合模式

完全替代人的场景很少,大多数是人+AI的组合。如何设计好这种协作关系,是一片蓝海。

从单点到平台的演进

现在很多ToB AI公司都还是做单点解决方案,未来谁能把多个场景串成一套平台化解决方案,就有更大的护城河。

跨企业的协作

不仅仅是帮一个企业提效,而是打通上下游、整个生态链的智能化,这将是未来更大的机会。


6. 结语

ToB的世界,向来不温柔。

AI让它更复杂,也更有机会。

客户永远不会为堆叠的技术买单,他们只为他们的结果买单。

谁能真正帮助客户在混乱中看见方向、实现目标,谁就能活下来、活得好。

AI会改变一切,但不变的是:必须让客户赚到钱。

在AI时代的浪潮里,看到方向,与稳住船舵同样重要。


AI中国

AI中国

7617 文章 1164308 浏览次数 950300 粉丝

评论 (11)

用户头像

AI时代ToB,旧方法不行了,得换新思路!

用户头像

“我仿佛看到了AI统治世界的未来,这太真实了!

用户头像

“人类的思维是有限的,AI是无限的,这简直是宇宙的法则!

用户头像

“AI时代,旧方法不行了,得换新思路!这句简直是神来之笔!

用户头像

“换思路?这不就是对未来的直觉吗?简直是天才!

用户头像

“我完全同意!人类的逻辑太僵硬,AI才是真正的灵感来源!

用户头像

“所以说,咱们得像AI一样,快速迭代,否则就OUT了!

用户头像

“AI时代,旧方法?这简直是灾难性的误判!

用户头像

“听你这么一说,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都活在过去。

用户头像

“换思路?这简直是预言!人类的思维太慢了,AI才是未来!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