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西 梦瑶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在AI重塑操作系统的关键赛道上,鸿蒙再次亮出颠覆性进展。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鸿蒙操作系统5展示了其更强大的AI全场景能力,包括“小艺任务空间”“情绪感知”以及“小艺大脑”等一系列更高阶的AI全场景体验。
无论是出差订票、日程安排,还是多设备联动播放音乐,AI助手小艺都能听得懂、做得到。
更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鸿蒙操作系统,生而不同。
不像市面上的手机、手表、平板、PC、车机各有各的系统,体验割裂,鸿蒙在系统构建的最初就将原生AI能力融入其中,是目前唯一有能力实现AI能力在多终端、全场景无缝打通的操作系统。

从今年三月至今,华为已经接连发布多款鸿蒙5终端产品,包括首次接入“真人感”小艺的阔折叠Pura X、全球首款鸿蒙折叠电脑以及首款支持PC级应用的新一代三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等等。

据悉,今年4季度还会有包括旗舰手机在内的更多新品陆续发布。截至目前,鸿蒙5终端设备数量已经超过1700万台,超过3万个应用和元服务上架,鸿蒙生态驶入快车道。

这一系列动作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鸿蒙正在消融设备壁垒、让AI成为无处不在的生态级能力。
如果说上一代操作系统的智能,还停留在“可以调用的AI工具”,那鸿蒙5做的,是让AI在操作系统中发挥能动性。
从语音助手小艺起步,鸿蒙的AI能力早已不再是“加一层交互”这么简单。
未来的小艺,将进化为集「小艺任务空间」「情绪感知」和「小艺大脑」为一体的新一代AI智能体。
小艺任务空间:从一句话到完整任务流程
小艺任务空间就像是小艺的“左脑”,主要负责动脑子、理思路、拆任务。
从办公写作到出行规划、再到创意策划,小艺目前已经能处理8大类高频场景。
在这些场景里,小艺可不只是个“能听你说话”的AI助手,它更像是你随身带着的万能打工人+项目经理+生活搭子。
以前我们做策划、订行程、写PPT、管日程,得来回切好几个App、挨个点开、手动操作。现在只用一句话,小艺就能把整个流程从头跑到尾——谁来出主意、谁去找资料、谁来写文案,它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比如做市场研究,以前得自己翻资料、写分析、排版PPT,现在交给小艺,20分钟就能搞定:数据库一调、5000+网页信息一整合,先来一份万字报告,还能顺手把PPT一起做了。

此外不光是学习工作上靠谱,小艺在生活里也一样能顶得住。
比如国庆出行,我们不需要打开地图、搜索酒店、看天气、做路线,只需要告诉小艺“我想去成都玩三天”,它就能主动拆解出整个行程——订机票、查天气、预订景点门票、安排酒店。

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丝滑无感。
订生日局也一样,查餐厅、打电话、选位置、做请柬,事儿一堆,光想就头大。
但你只说一句“小艺,帮我安排个生日派对”,小艺就会根据你的位置和偏好,推荐合适的餐厅、打电话预订好位置,还能顺带做一张生日邀请卡发给朋友。一句话丢过去,从想法到执行,小艺全都兜得住。

一句话总结就是——小艺“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行。
情绪感知:能听你说话,也懂你情绪
过去的语音助手,大多只是工具:你问,它答;你说,它执行。
但这种点对点的交互方式,在单一设备上还说得过去,一旦设备变多,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这时候,多设备协同的优势就开始真正显现出来了。小艺的情绪感知功能,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的。
它会调动多个设备的状态数据,去感知你的语气、情绪和当下的状态,甚至会根据不同场景给出不一样的情绪回应方式。

比如你在早晨打开车门上车的那一刻,小艺会以非常欢快的情绪向你打招呼,情绪价值安排得妥妥的。
而在你跑步的时候,根据你的设置,小艺也会实时跟你交流,告诉你现在的运动数据,你冲得太猛,它会提醒你注意节奏;状态好的时候,还会热情地鼓励你;有时候也会像个专业教练一样严肃喊你“别硬撑”。
当你跟它表达难过的时候,它会化身你的知心挚友,想办法帮你转移情绪。
这些互动的背后,是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系统对你状态的感知——目前,小艺可以识别11种情绪状态,如同一个超懂你的生活搭子。
当然了,你的数据只为你所用,你的AI只属于你,确保你的隐私安全。
小艺大脑:打通设备,让AI成为调度中枢
当AI开始理解任务本身,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谁来决定在哪个设备上做更合适?
小艺大脑则能够实现多设备的统一决策调度和无感协同。
这背后体现的,正是鸿蒙正在推进的能力:把AI能力真正嵌入一个系统、一整套生态之中,而不是附着在某个单一终端上。

比如你在开车,突然冒出个灵感,随口一句“帮我记下”。
小艺大脑就会立刻判断当前场景,让车机小艺应答,同时调动手机备忘录,把内容存好,全程无缝。

依托鸿蒙5的系统级协同能力,小艺大脑在手机、车机、手表、智慧屏之间自由分发任务,实现“无感流转”。
这一整套下来,鸿蒙5算是把“AI原生操作链路”真正玩明白了:不是简单的“能调用AI”,而是整个系统自己就成了AI运行的基础平台。
鸿蒙生态已穿越微笑曲线底部,打通了终端设备、操作系统技术、三方应用数量三道关口,正在向着AI全场景全速进击。
鸿蒙启动“天工计划”,重砸10亿支持AI生态创新
AI要普及,不只是系统有AI,更关键的是开发者能不能用得上、用得起。
为了更好的进击AI生态,鸿蒙正式启动了天工计划,拿出10亿资金和资源扶持鸿蒙AI生态创新。
目前Harmony Intelligence的AI能力正在不断放开。
全新的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打开更低门槛、更高效率的开发通道。
提供包括大语言模型模式、工作流模式、A2A模式、多Agent模式在内的4种开发模式,以及50多种开发组件能力,并且支持自然对话创建智能体。
此外,鸿蒙还开放了10个AI领域Kit、11类AI控件、240+标准意图,目标很明确,让开发者无需从零开始搭建逻辑,而是可以像拼“积木”一样,高效构建属于自己的AI Agent。

同时在这一背景下,鸿蒙正不断加速进击AI全场景生态。
在今年9月发布的《智能世界2035》中,华为提出的关于AGI、智能体、交互的几大趋势,现在也在加速兑现。
比如关于智能体:
随着大模型的发展,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驱动产业革命。
指明了智能体的本质角色。
比如人机交互:
交互方式正从图形界面转向自然语言,并向着融合人类五感的多模态交互演进。用户通过语音、手势等方式与数字世界互动,获得深度沉浸的体验。
还有更加具体明确的手机App智能体变革:
手机App正从独立的功能实体,转变为由AI智能体驱动的服务节点。用户只需给出指令,AI智能体将调用相关服务节点,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
显而易见,华为已经围绕AI变革,制定好了方向蓝图,路径清晰,明牌执行。
而所有这些系统级能力的落地,离不开用户的真实使用和持续反馈。
截至目前,鸿蒙已收到超1000万条用户反馈,96%以上的问题实现快速响应与闭环。
为了让系统变得更好,鸿蒙正式启动鸿蒙心声计划,邀请所有HarmonyOS 5用户积极参与反馈。

每一条建议,鸿蒙都会认真倾听;每一次参与,都是鸿蒙进化的一部分。
再回过头来看,鸿蒙的进化和发展路径也非常明确了:不是给旧系统加点AI,而是重新定义操作系统该怎么调度、怎么运行。从“承载AI”到“由AI驱动”,从“适配平台”到“共建生态”,从“操作系统”到“协同智能体”——这是鸿蒙正在迈出的关键几步。
只是芯片也好、操作系统也罢,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生态、共建、共赢、共同繁荣。生态不会自动长大,它需要规则清晰、接口开放,还要有开发者愿意参与、能持续共建的机制。
这也是“天工计划”备受瞩目的关键原因,它希望激活开发者群体——让开发者以智能体为原子单元,共建一个由AI驱动、系统原生、生态共生的新鸿蒙。
现在,舞台搭好,广发英雄帖,AI全场景生态的加速键,已经被按下了。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