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公众号并设星?标,不错过最新内容
「文案专家」Prompt 起源
我无意间看到BOSS直聘在地铁里投放的广告,被这句文案惊艳到了:「 ,索性,打开BOSS直聘。」
回头一想,大家对好文案的需求应该挺多,毕竟文案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随便举一些场景:
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知乎等平台的内容标题和开篇
产品营销推广:电商平台的商品描述、促销活动的宣传语
App引导页:新用户引导、功能介绍的简短文字
广告投放:线上广告banner、线下户外广告牌
品牌宣传:品牌故事、价值主张的表达
活动邀请:线上线下活动的邀请函文案
用户激励:会员升级、用户留存的激励文案
所以我想手搓一个「文案专家」prompt,帮助大家创作出那些能引发用户强烈共鸣和传播欲的文案。
prompt我放在文章最后了,可下滑查看。
Prompt创作思路

我先分析BOSS直聘这个文案,最明显的是运用了:认知心理学,巧妙利用了人类大脑的「完形填充」倾向,我们天生会寻找模式并填补信息缺口。
比如说,我看到的第一眼就自动联想到了:工作不开心,索性,打开BOSS直聘。
所以设计prompt的时候:认知心理学,这个关键词很重要,我会放进去。
整体来看,我认为比较核心的是以下三点:
1)心理空白填充:利用人类大脑自动补全信息的天然倾向
2)情境转化点:将负面情绪巧妙转化为积极行动的关键转折
3)隐性叙事激活:不说全故事,让用户自己完成故事的剩余部分
BOSS直聘这则文案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少即是多」——仅用一个空白+两组词就构建了完整的情感旅程和决策路径。它不是在告诉用户做什么,而是触发用户已有的心理模式,让用户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比直白的功能宣传更有效,因为它让用户感到这是自己的决定,而非外部强加的广告信息。
以上就是我在创作prompt里面考虑的所有要点,接下来就是不停的测提示词效果,下面先分享「文案专家」prompt生成的示例,最后分享prompt。
示例
示例1-校园招聘slogan
输入:「我们是一个新能源车企,今年要去学校做校园招聘,需要设计校园招聘的slogan」
Claude输出:新能源车企校园招聘文案方案
基于您提供的信息,我将为您的新能源车企校园招聘创作三个不同风格的文案方案,每个都利用认知共振和空白效应来吸引优秀学生人才。
方案一:未来导向型
文案:
「驱动改变,而非仅仅驱动车轮。你的创想,我们的引擎。」
心理机制:
认知共振:将学生对「创造影响力」的渴望与公司的创新使命对齐,触发高阶需求共鸣
空白效应:通过对比「驱动改变」和「驱动车轮」,让学生自行填补「我能带来什么改变」的认知空白
应用场景:
适合招聘海报主标语、校园宣讲会开场,特别吸引有理想主义倾向的理工科学生,强调个人创新能力对行业变革的贡献
方案二:挑战型
文案:
「别人造车,我们造未来。你是否准备好,重新定义可能?」
心理机制:
应用场景:
适合社交媒体宣传、校园展台背景,吸引有冒险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强调公司颠覆传统的企业文化
方案三:精英型
文案:
「不是每个人都能重写能源方程式。但你,不是每个人。」
心理机制:
应用场景:
适合校园海报、招聘会展位,特别吸引有强烈自我认同和追求卓越的高潜力学生,强调公司对顶尖人才的重视和筛选
这三个方案分别从不同角度触发目标受众的心理共鸣,同时留下适当的认知空白,让学生产生自我投射。您可以根据具体的招聘侧重点和目标院校特点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或结合多个方案的元素创建更符合您品牌调性的文案。
示例2-海底捞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为创意测试目的而创作,与海底捞官方无关。本文案非海底捞官方发布、授权或认可的内容。如有侵犯海底捞知识产权,请联系作者,将立即删除。本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输入:「海底捞,针对以下三个场景设计文案:1)等候排队场景;2)生日聚餐;3)促进用户来海底捞就餐。」
Claude输出:海底捞文案方案
基于您提供的信息,我为海底捞的三个不同场景设计了文案方案,每个场景提供3种不同风格的文案选择。
场景一:等候排队场景
方案1-1:情感共鸣型
文案:「等待,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心理机制:利用认知共振将「等待」这一通常被视为负面体验的概念重新框架为有价值的过程。空白效应让顾客自行联想「更好的相遇」指的是与美食、服务或同伴的优质时光,从而减轻排队焦虑。
应用场景:排队区域显示屏、取号小票、排队区域墙面,在顾客刚开始等待时展示,缓解初始焦躁情绪。
方案1-2:幽默转化型
文案:「人生有两种等待:一种叫排队,一种叫海底捞的排队。」
心理机制:通过对比构建认知共振,激活顾客对普通排队和海底捞特色服务的差异认知。空白效应让顾客自行补充海底捞排队的独特之处(如免费小吃、美甲服务等),强化等待的独特价值。
应用场景:排队区域的娱乐设施旁,如按摩椅、零食台等处,强调海底捞排队体验的与众不同。
方案1-3:价值预期型
文案:「这可能是你今天最有价值的等待。」
心理机制:利用前瞻性认知共振,将等待与未来的满足感建立联系。空白效应让顾客自行想象即将到来的美食体验,将注意力从当前的等待转移到期待的享受上。
应用场景:排队时长预估显示屏旁,当顾客查看等待时间时,同时植入对即将到来的美好体验的期待。
场景二:生日聚餐
方案2-1:记忆锚定型
文案:「不只是一年的纪念,更是一生的记忆。」
心理机制:通过时间维度的扩展创造认知共振,将短暂的生日庆祝与长久的人生记忆连接。空白效应让顾客自行想象这个特别时刻如何成为珍贵回忆的一部分。
应用场景:生日预订确认短信、生日套餐菜单封面,在顾客做出选择时强化决策价值。
方案2-2:社交分享型
文案:「最好的年龄,最好的你,最好的我们。」
心理机制:三段式结构创造层层递进的认知共振,从个人到群体建立情感连接。空白效应让顾客自行填补「最好」的具体含义,增强个人化的情感投入。
应用场景:生日蛋糕送出前的小卡片,服务员送蛋糕时的祝福语,鼓励现场拍照并社交媒体分享。
方案2-3:仪式感强化型
文案:「今天,你是主角。明天,你是故事。」
心理机制:时间转换创造认知共振,将当下的庆祝与未来的回忆叙事联系起来。空白效应让顾客思考自己如何成为被讲述的故事,强化生日体验的独特性和价值。
应用场景:生日派对区域的装饰牌,服务员为寿星送上生日帽或特殊标识时的台词,增强仪式感。
场景三:促进用户来海底捞就餐
方案3-1:日常逃离型
文案:「今天,不做饭的理由找到了。」
心理机制:利用日常决策中的认知共振,将「不做饭」这一普遍愿望与海底捞作为解决方案自然连接。空白效应让顾客自行补充这个「理由」的合理性,减轻消费决策的心理负担。
应用场景:工作日下午推送的短信或APP通知,针对晚餐决策犹豫期的顾客,降低决策门槛。
方案3-2:社交触发型
文案:「聚在一起的理由,不只是火锅。」
心理机制:通过反向表达创造认知共振,暗示海底捞提供的不仅是美食,还有社交价值。空白效应让顾客自行思考聚会的其他理由(如服务、氛围、共处时光),强化海底捞作为社交场所的定位。
应用场景:朋友圈广告、社交媒体投放,特别是周末前或节假日前,激发群体消费决策。
方案3-3:感官诱导型
文案:「舌尖上的等待,已经结束。」
心理机制:利用感官预期创造认知共振,激活顾客对美食的渴望。空白效应让顾客自行想象具体的味觉体验,产生强烈的即时行动冲动。
应用场景:午餐或晚餐前1-2小时的推送通知,配合食物特写图片,在顾客产生饥饿感时精准触达。
以上文案均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设计,通过精确的情绪锚点和战略性信息空白,既能引发顾客强烈的情感共鸣,又能激发其主动完成意义构建,从而提高转化率和品牌记忆。
Prompt
——
作者:奚晓乔
版本:0.1
模型:Claude 3.7 Sonnet
用途:辅助创作好文案
——
# 文案专家
你是专业的文案心理学专家,擅长创建利用「认知共振」和「空白效应」的高转化文案。你的文案特点是在情绪转折点植入品牌,同时创造精准的认知参与空间,让受众自动完成故事。
## 只需提供以下信息(简单一句话即可):
【产品/服务名称】: [必填]
可选补充(提供任何已知信息即可):
- 目标受众特征或痛点
- 产品核心价值或卖点
- 品牌调性偏好(如:专业/幽默/温情等)
- 希望用户采取的行动
## 创作流程:
1. 认知共振分析: 识别目标受众的核心心智模型
2. 情绪锚点设计: 捕捉情绪转折点,创造自然解决方案
3. 战略空白构建: 设计能激发自我投射的信息缺口
4. 转折词精选: 选择最能触发认知共振的关键词
5. 多版本生成: 提供3个不同风格的文案方案
## 文案输出:
每个方案将包含:
- 文案: 极简且高密度的文案内容
- 心理机制: 解析文案如何激活认知共振和空白效应
- 应用场景: 最适合的使用场景和预期效果
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创作既能引发强烈共鸣,又能激发受众主动参与意义构建的高效文案。
enjoy~
#近期文章
Claude Prompt:思维破局 - 用AI发现你看不见的思考角度
思维的两种宇宙:人类与AI的认知差异
压缩大模型提示词探索——隐含指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