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案例库 5小时前 54 浏览次数 0 评论

落地企业级AI应用,产品经理要会的20件事

AI中国
AI中国

发布了 10176 文章

前面我们分享了「AI 项目失败的 8 个原因」,好多伙伴有共鸣。在企业里落地好 AI 产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衔接业务和技术的 AI 产品经理,更是责任大、困难多。一个 AI 产品从想清楚、到做出来,再到推出去,所有与业务相关的部分,都要产品经理来操心。下面这 20 件事,是在企业级 AI 应用落地中,尤其需要产品经理主导/关注的。

🎉

AI2.0 产品实践指南》上线啦:

https://playbook.ai4pm.xyz

AI2.0产品从0到1探索,再到产品化落地和持续运营的完整实践指南


想清楚:AI 产品规划阶段

  1. 1. 业务目标对齐

明确AI项目的核心业务目标,确保技术探索与业务核心KPI对齐,为后续场景探索和产品定义奠定基础。

目的:让方向对、价值对齐

工具:OSM分析工具 https://osm.ai4pm.xyz

  1. 2. 业务流程探查

系统梳理目标业务域的高阶业务流程,识别关键环节、痛点与优化机会,为AI切入点提供依据。

目的:从事实出发找机会

工具:业务流程分析工具 https://journey.ai4pm.xyz

  1. 3. AI能力和数据知识盘点

全面梳理与场景相关的内部数据、知识及已有AI能力,评估质量与可用性,摸清家底。

目的:判断可行性与技术就绪程度

工具:数据与知识盘点清单

  1. 4. 梳理服务蓝图挖掘业务痛点

绘制服务蓝图/客户旅程,从用户视角识别断点、痛点和重复环节,发散AI机会点。

目的:系统发现可被AI改善的环节

工具:服务蓝图与客户旅程 https://journey.ai4pm.xyz

  1. 5. 认知负荷分析识别AI场景

基于客服务蓝图分析人工环节的认知负荷,识别最适合AI介入、能降本增效的高价值场景。

目的:用客观方法收敛优先级

工具:认知负荷分析方法 https://visualmap.ai4pm.xyz

  1. 6. AI场景概念故事

用 Storyboard 将抽象机会点转成具体用户故事,便于团队对齐理解。

目的:把共识具体化、可讨论

工具:Storyboard https://gemini.google.com/storybook

  1. 7. AI场景可行性及相对优先级排序

用结构化评估框架多维度评审,并用优先级矩阵排序,筛选进入 PoC/MVP 的候选。

目的:确保投资源于最值得的场景

工具:可行性与优先级评估表 https://priotiry.ai4pm.xyz

  1. 8. AI场景定义

使用 AI 场景定义地图,为入围场景产出统一规格说明,确保跨团队的一致理解。

目的:为 MVP 开发准备清晰、可执行的规格

工具:AI 场景定义地图 https://canvas.ai4pm.xyz

  1. 9. AI场景ROI初步分析

对高优场景做量化的投入产出分析,估算潜在 ROI,支撑进入 PoC/MVP 的商业决策。

目的:用商业指标把关

工具:ROI 初步估算 https://roi.ai4pm.xyz


做出来:AI 产品 PoC 和 MVP阶段

  1. 10. 场景-知识-数据梳理及可行性评估

针对高优场景,梳理PoC所需的关键上下文、知识与数据,并做最终可行性评估。

目的:PoC目标清晰、资源到位

工具:场景/知识/数据梳理清单

  1. 11. 定义AI产品MVP验收标准(生产门禁)

启动MVP前设定清晰、可量化、与业务价值挂钩的上线门槛。

目的:达标再上线,减少无效迭代

工具:MVP生产门禁

  1. 12. AI Workflow 设计及提示词开发

结合业务设计并实现任务分解、提示词、上下文等核心处理流程,并进行提示词开发和优化。

目的:把AI能力产品化融入到业务工作流,把业务专家经验转化为提示词

工具:Workflow设计 

  1. 13. 种子用户和测试数据集准备

组建愿意深度反馈的种子用户团队,准备覆盖典型/边界的高质量测试集————这个数据集是需要结合业务场景来制定,所以需要产品经理来牵头。

目的:为MVP真实效果验证提供“人”和“数据”

工具:种子用户与测试集准备

  1. 14. MVP上线及种子用户试用验证

将MVP部署并组织种子用户试用,收集数据评估是否达成上线标准。

目的:用真实场景判定是否进入运营阶段

工具:MVP上线试用评估结果


推出去:AI 产品持续运营阶段

  1. 15. 设定持续运营北极星指标并监控

为进入运营阶段的AI产品定义NSM并搭建监测,确保迭代围绕核心用户价值。

目的:让优化有方向、指标可见

工具:AI产品指标体系

  1. 16. 构建AI病历标签和AI错题本机制

建立结构化反馈机制,标签化AI错误并沉淀“错题本”负样本用于持续迭代。

目的:把真实问题转成可学习的数据资产

工具:AI病历标签与错题本

  1. 17. 构建线上热修复机制

建立能由业务快速干预线上AI错误的应急机制,以配置替代改码临时修正关键问题,保障体验与稳定,为根本修复争取时间。

目的:快速止血、降低影响面

工具:线上热修复机制

  1. 18. AI流程和交互体验设计优化

基于真实用户反馈与行为数据,持续优化前端交互与端到端用户工作流程,降低使用门槛、提升协作效率与信任。

目的:提升可用性与满意度

工具:流程与交互优化

  1. 19. 规模化应用门禁及评估

在产品稳定后,定义并评估比MVP更严格的“规模化门禁”指标,判定是否具备性能、成本、稳定性与业务支持的全面准备。

目的:控风险、可持续扩张

工具:规模化门禁评估

  1. 20. 持续运营工作流程及SoP

复盘并文档化持续运营阶段的成功实践与流程,形成标准作业程序(SoP),固化组织能力,提升可复制性。

目的:沉淀方法论、降低个人依赖

工具:持续运营SoP


写在最后

AI 产品与过去的产品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上线才是产品真正挑战的开始。AI 项目成不成,不仅仅取决于“某个模型多强或 AI技术多强”,还在于能充分融合业务,把上面的 20 件事做扎实。作为产品经理,要挑起融合业务和技术的重担。更详细的AI 产品实践拆解、模板与示例,欢迎访问:

AI2.0 产品经理实践指南: 

https://playbook.ai4pm.space

(遇到bug不要慌,开放共建,内容持续完善中...)

愿大家的AI产品旅程都顺遂,😂😂~




相关文章:

#漫画:AI项目失败的8个原因

🌟各得其所 - AI 宝子们有了新域名啦!

「AI创新加速器」v0.2 上线啦~

「产品经理AI搭子」上线啦

AI中国

AI中国

10176 文章 1768549 浏览次数 950300 粉丝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