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9小时前 87 阅读 0 评论

面试你的可能不是人,是人工智能

AI中国
AI中国

发布了 7435 篇文章

划重点

  • 目前美英1/5的企业采用AI面试,70%雇主使用AI工具,但仅38%要求AI技能,更看重沟通等软实力。
  • AI面试帮助企业提升招聘效率,66%企业用其撰写职位描述,61%用于简历初筛,52%用于人才搜寻。
  • 97%的美企、92%的英企表示AI工具能提升招聘效率,但仍有30%的企业持观望态度。

AI时代,人类的一部分工作被AI取代已然是事实,“面试官”岗位成为了其中之一。

在近期外媒的一篇报道中,讲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54岁的营销专家珍妮弗·邓恩最近通过猎头获得了一个营销副总裁职位的面试机会。她本想着能和真人聊聊,多了解这家公司的情况。没想到,一位招聘官发短信跟她约了面试时间,等邓恩按时打去电话,发现对面等着她的招聘官——是一名AI。

在接近20分钟的面试过程中,邓恩都在回答AI关于她工作经历的提问。可当她问起职位相关的问题时,后者却大多答不上来。虽然AI的语气挺客气,邓恩还是觉得这场对话“空洞无物”,最后干脆提前挂断了电话。

外媒表示,现在全美各地求职者都开始遇到这种没有真人的AI面试官。它们能够按照指令独立行动,能自己组织对话,并根据求职者的回答不断追问更多信息。虽然简历筛选、面试安排等招聘环节现在都自动化了,但正式面试好歹还有真人参与,现在连这个环节都被AI侵占了,让本就充满挫折感的求职过程变得更加冷漠。 

“AI面试官给人的感觉非常机械,”22岁的查尔斯·惠特利说,他是圣克拉拉大学计算机和数学专业的应届生,半年多来已经经历过两次AI面试。有次应聘软件工程师时,AI故意加了很多“嗯”、“啊”之类的语气词想装得像真人,结果反而让惠特利觉得“跟恐怖片似的”

21%企业已沦陷!AI面试正在给招聘圈“换血”

据求职者、科技公司和招聘人员透露,AI面试官这股风潮是从2024年刮起来的。

当时许多求职者都用AI一键生成简历并批量投递,HR根本忙不过来,这些AI面试官正好解了燃眉之急。几家搞AI面试的创业公司帮了企业大忙,比如Ribbon AI、Talently、Apriora等。他们开发的AI面试系统帮助雇主与更多求职者进行沟通,减轻人类招聘人员的负担。

Ribbon AI联合创始人阿尔沙姆·加拉马尼表示,AI能实现个性化面试,该公司的AI面试官采用可定制声音,视频通话时显示为动态声波图,会根据职位需求提问,并基于求职者的回答进行追问。他说:“这听着可能有点矛盾,但这么精准的提问,反而让面试体验更人性化”。

加拿大温哥华有个叫Propel Impact的非营利组织,今年1月就用上了Ribbon AI的面试系统。该组织执行董事切拉琳·卓克表示,去年人工面试才面了150个申请者,今年用AI直接筛了500人,最后成功招了300人。如果不用AI,这事儿根本搞不定。

最贴心的是,以前申请者得跑好几家金融机构面试,现在只要录一次AI面试视频,组织方直接发给合作单位看就行。当然,该有的人情味还是有的,申请者随时都能找真人咨询。

最新数据显示,AI面试官正快速渗透招聘市场。根据阿姆斯特丹招聘测试平台TestGorilla对美英1084家企业的调查,美英两国分别有21%和20%的企业已采用生成式AI对求职者进行初步面试,标志着这项技术已完成从试验到落地的转变。

TestGorilla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沃特尔·迪维尔表示:“当前AI主要承担筛选工具角色,而不是决策者——最常见的是用于撰写职位描述、筛选简历和寻找求职者。但AI面试的采用率正急剧上升,美国有21%的雇主已经开始使用它们,这标志着该技术正从边缘走向主流”。

根据调查显示:

● 70%的雇主使用生成式AI进行招聘

● 57%的美国雇主已取消大学学历要求

● 74%雇主采用技能评估替代传统简历筛选

● 60%雇主认为软技能重要性较五年前显著提升

● 66%的雇主认为,从整体(包括技能、性格和价值观)评估求职者能够改善招聘结果

使用技能导向招聘的雇主更有可能:

● 招聘具备AI技能的人才(39% vs 30%)

● 进行AI技能培训(34% vs 19%)

● 在工作流程中使用AI工具(53% vs 40%)

● 在招聘过程中使用AI(70%),并且有20%使用AI进行面试

IDC研究副总裁丽莎·罗恩指出,基于生成式AI的人才招聘软件已渗透至招聘生态的各个环节

迪维尔表示:“企业需要的是具备批判性思维、适应力和协作能力的人才,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投资于价值观、行为和软技能的评估工具,而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最佳的招聘策略如今将客观数据与求职者的技能、价值观和文化适配度等整体评估相结合。”

用AI写简历容易被识破

AI面试工具在美国雇主中快速普及的同时,求职者也纷纷开始使用生成式AI来包装自己。不过,这些技术手段似乎骗不过HR的火眼金睛。TestGorilla调查显示,76%的招聘官表示近期收到大量AI生成的简历,其中72%认为这些简历很容易识别。

HiredSupport总裁乔尔·沃尔夫指出:“特别是技术岗位的求职者,他们用AI生成的简历往往语句雷同,专业术语堆砌,一眼就能看出来”。

TestGorilla的数据显示,AI在招聘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

● 66%企业用来撰写职位描述

● 61%用于简历初筛

● 52%用于人才搜寻

平均而言,使用生成式AI进行招聘的大多数雇主表示,这提高了效率,美国97%、英国92%的企业都认可这一点。不过仍有30%的企业持观望态度,主要顾虑包括:

● 44%认为没必要

● 32%嫌成本高、操作复杂

● 30%担心数据安全

TestGorilla的迪维尔坦言:“AI面试工具还在不断完善中,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尝到甜头,但技术本身仍存在需要打磨的地方。随着我们增加更多的安全措施、透明度和人类监督——特别是为了防止偏见的蔓延——我们可以预期这些工具将会成熟,并成为招聘团队广泛使用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接手基础性工作,企业对高端技能的需求水涨船高。调查显示,74%的美国雇主开始在传统简历筛选之外,增加专业技能测试环节。

AI面试引发两极反应,最终用人仍需人类把关

随着越来越多公司通过AI技术提升招聘效率、成功吸引顶尖人才,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企业也开始重新评估这些工具的价值。

HR科技公司Phenom的全球战略副总裁克利夫·尤尔凯维茨表示:“AI在招聘中的应用效果已得到充分验证,这项技术让雇主和求职者双赢,但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求职者群体。过去他们经常被忽视,现在则能享受更人性化的求职体验”。

不过,招聘领域的AI应用正引发两极反应。ZipRecruiter职业顾问萨姆·德马斯认为,虽然AI面试日益普及,但最终用人决策仍需人类把关。

她解释道:“AI可能带有算法偏见,也难以全面评估候选人的实际能力与岗位契合度。但不可否认,在提升招聘效率的驱动下,AI面试正在成为新常态。”21岁的商学院学生詹姆斯对AI面试赞赏有加。通过Propel Impact组织的AI面试,他成功获得暑期分析师offer。他表示:“比起面对真人考官时的紧张,AI面试让我更能放松展现自我。特别是当AI追问我在创业社团的具体经历时,那种专注聆听的感觉很特别。”

这种转变让57岁的资深营销人艾米丽·罗伯逊-耶因斯特倍感不适。今年4月,她应聘某软件公司副总裁时,全程面对视频界面里的虚拟AI面试官“伊芙”。在完成包括“如何从零组建团队”等七个问题的考核后,AI面试官却无法告知后续安排。这样的回复令她沮丧,根据该职位显示至今仍在招聘。她说:“这让我觉得自己像被当成了小白鼠。他们是在用我训练AI吗?还是说这个职位根本不存在?”

还有一些传统职场人士表示仍难以适应。比如文章最开始提到的邓恩表示,在最近两个月的九场面试中,唯一一场AI面试让她如坐针毡。她说:“那种机械的对话体验太诡异了!如果有的选,我绝不会再尝试”。

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金鹿,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