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1月前 195 浏览次数 0 评论

《OpenAI档案》披露奥特曼的AI帝国:80家关联公司,股权价值200亿美元

36氪的朋友们

发布了 8477 文章

6月19日消息,非营利科技监督组织Midas Project与Tech Oversight Project联合发布了《OpenAI档案》。

Midas Project由美国三位资深战略传播专家——萨夏·霍沃斯 (Sacha Haworth)、凯尔·莫尔斯 (Kyle Morse)、玛乔丽·康诺利 (Marjorie K. Connolly)成立,聚焦人工智能技术普惠。Tech Oversight Project则由志愿者组成,致力于通过推动立法来制衡科技巨头的危害性行为。

这份逾50页、超过1万字的报告,通过企业披露文件、法律诉讼、公开信等数百份原始资料,系统梳理了OpenAI从非营利实验室向AI商业巨头转型的历程,被视为“迄今为止关于OpenAI治理实践、领导者诚信和企业文化问题的最全面信息汇编”。

报告中披露,OpenAI计划取消最大100倍的投资回报上限,重新定义与投资者的关系。尽管OpenAI仍宣称保持非营利控制,但实际权力已逐渐转向投资者,削弱了董事会对公司使命的监督。

同时,奥特曼被曝在其领导的三家公司中,曾两次被高层建议免职,原因包括“欺骗性行为”和过度追求个人财富。奥特曼已投资超过80家公司,其中包括与OpenAI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如Reddit、Stripe等,涉嫌利益冲突。

理想与资本的冲突

报告中称,OpenAI最初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成立,明确承诺“确保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然而,短短十年间,它已迅速转型为一家估值高达3000亿美元的营利性企业。在这个过程中,OpenAI正在完成一场危险的交易:它正将“造福人类”的初心典当给资本,转而签下一纸为投资者攫取无限利润的卖身契。

此次重组并非普通的企业架构调整,而是象征着OpenAI十年剧烈变革的最终章。

数十名离职员工的证词揭示出,这家从研究实验室蜕变为全球科技巨头的公司始终面临双重困境:在市场经济的强大裹挟下,OpenAI最初标榜的"负责任AI开发"理念正在逐步瓦解。而其颇具个人魅力的首席执行官奥特曼,在深入审视后,恰恰折射出这家公司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

这次重组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它宣告了OpenAI再也无法维持其创立时的理想神话,成为一个理想主义与经济力量碰撞的天然实验场,验证了在巨额资本面前初创理想的脆弱性。

问题的关键不再是OpenAI创始人是否怀有善意,而是当60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遇上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赚钱的技术时,任何美好的初衷是否能够抵御资本的巨大引力。

OpenAI存在四大隐忧

Midas Project与Tech Oversight Project在调查中揭示了OpenAI存在的四大隐忧以及具体细节:

公司架构调整

OpenAI计划取消投资者回报上限:OpenAI曾经对投资者的回报设置上限,最多为100倍,目的是确保其成功开发出能自动化所有人类劳动的人工智能,其收益能回馈全人类。然而,OpenAI现已宣布计划取消这一回报上限。

OpenAI宣称保持非营利控制,实则可能削弱非营利组织的权力:尽管OpenAI声称已经改变了放弃非营利控制的决定,但调查显示,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将不再拥有足够的权力来确保OpenAI履行其最初的使命。

投资者施压要求OpenAI进行结构性改革:OpenAI承认,进行这些结构性调整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的要求,投资者已将提供资金的条件与结构性改革挂钩,包括允许无限回报。这种改变恰恰是OpenAI最初的结构所极力避免的,即希望不会受到投资者的过度影响。

CEO诚信问题

资深员工曾尝试罢免奥特曼:在奥特曼领导的三家公司中,资深员工曾两次建议董事会罢免他的首席执行官职务,理由是他的“欺骗性和混乱行为”。在硅谷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担任CEO时,奥特曼被迫辞职,并因管理缺席和过度追求个人财富而受到指责。

奥特曼声称对强迫员工签署严格保密协议计划不知情:但事实是,他亲自签署文件,授权OpenAI可剥夺未签协议员工的既得股权。

奥特曼多次向董事会成员撒谎:奥特曼曾声称法律团队已批准某项安全流程豁免,但实际上并未批准。此外,他还报告称某董事会成员要求罢免另一位董事会成员,实际上并无此事。

透明度与安全性

OpenAI强迫员工签署高度限制性的保密协议:前OpenAI员工表示,公司要求签署极为严格的保密协议和不诋毁协议,威胁如果员工批评公司,甚至在离职后,所有已归属的股权将被收回。

OpenAI急于推进安全评估流程:为了赶上产品发布的进度,OpenAI急于完成其AI模型的安全评估,明显压缩了安全测试的时间,并减少了相关资源投入。

OpenAI内部人士描述了鲁莽和保密的企业文化:OpenAI的员工指责公司未能履行其承诺,并且系统性地阻止员工提出任何关切和问题。

利益冲突

OpenAI非营利董事会存在多个未解决的利益冲突:虽然OpenAI将“独立董事”定义为没有OpenAI股权的成员,但董事会似乎忽视了这些独立董事在外部投资中的利益冲突,而这些外部公司恰好能从与OpenAI的合作中受益。

奥特曼淡化自己在OpenAI中的财务利益:尽管奥特曼曾声称自己在OpenAI没有任何个人财务利益,但他的16亿美元净资产中,绝大部分来自他在OpenAI合作伙伴公司中的投资,包括Retro Biosciences和Rewind AI,这些公司将从OpenAI的持续增长中获益。

关键重组决策未宣布回避:尽管存在上述利益冲突,OpenAI并未宣布任何董事会成员回避关于是否进行重组并移除利润上限的关键决策,而这一决定将为公司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新投资。

奥特曼搞“双标”

在上述隐忧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利益冲突,特别是奥特曼所奉行的“双标”准则。

这些利益冲突主要集中在OpenAI高层和董事会成员在公司取得成功时,能够直接或间接获得多少利益。报告还包括了对奥特曼个人投资组合的推测,涉及许多当前与OpenAI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如Retro Biosciences、Helion Energy、Reddit、Stripe、Rewind AI和Rain AI等。这些公司或与OpenAI有合作关系,或为OpenAI的供应商,甚至是其潜在的收购目标。

奥特曼早期曾明确表示,他非常关注利益冲突可能对OpenAI董事会带来的威胁。比如,OpenAI董事会成员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2022年创办AI实验室Inflection AI后,奥特曼“坚决”要求他必须辞职。尽管霍夫曼对此不满,但他最终还是为了避免明显的利益冲突而辞职。

奥特曼还曾认为,若董事会成员的公司是OpenAI的客户,这就构成了严重的利益冲突。例如,2023年4月,他曾向董事会成员建议,问答网站Quora的CEO亚当·德安吉洛(Adam D’Angelo)应该辞去OpenAI董事会职务,因为Quora开始开发自家的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Poe,而Poe正是OpenAI的客户。

过去,奥特曼曾淡化自己与OpenAI之间的财务关系。2023年,在美国参议院作证时,当被问及是否通过领导OpenAI获得了大量收入,奥特曼坚决否认,并称自己“在OpenAI没有任何股份”,只获得“足够支付健康保险的薪水”。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奥特曼通过两个独立的投资基金间接持有OpenAI的股份。此外,他曾拥有OpenAI的创业投资基金,而这一事实不仅没有公开,奥特曼也未向董事会披露这些信息。

更重要的是,他的16亿美元净资产如今主要集中在与人工智能和能源相关的投资上,这些投资目标要么与OpenAI有业务合作,要么将在OpenAI从非营利模式转型过程中获益。

此外,奥特曼可能会在新成立的营利性实体中获得股权。早期有传言称,他可能会获得约7%的股权(价值约200亿美元),尽管OpenAI表示“目前没有计划”让奥特曼直接获得股权。

已投资80多家公司

目前公开数据显示,在2009年至2025年期间,奥特曼已经投资了80多家公司,其中部分重点投资如下:

Retro Biosciences 和 Helion Energy

2021年,奥特曼将“所有的流动净资产”投入了两家公司:1.8亿美元用于Retro Biosciences,3.75亿美元用于Helion Energy。其中,Retro Biosciences已与OpenAI达成合作,OpenAI也正在与Helion就购买“大量”核聚变能源进行谈判。

Reddit Inc

奥特曼还拥有Reddit约7.5%的股份。当Reddit宣布与OpenAI达成合作,出售训练数据时,Reddit的估值飙升了13%,从而使奥特曼的净资产增加了约5000万美元。

Stripe Payments

2009年,奥特曼投资了支付处理初创公司Stripe,获得了2%的股权。如今,Stripe的估值接近1000亿美元,尽管奥特曼的股权份额有所缩水。2023年,Stripe与OpenAI宣布合作,将OpenAI的模型商业化,并将这些模型集成到Stripe的产品中。

Rewind AI

奥特曼投资了AI硬件公司Rewind AI(也称Limitless),后者使用OpenAI的软件,而且是独家使用,因为OpenAI是Rewind隐私政策中唯一提到的模型提供商。Rewind最近的估值为3.5亿美元。

Rain AI

奥特曼还是芯片公司Rain AI的投资者,OpenAI已经与其签署了意向书,计划购买价值5100万美元的芯片。据悉,OpenAI正在考虑收购Rain AI。

OpenAI变味了!

《OpenAI档案》项目负责人泰勒·约翰斯顿(Tyler Johnston)是Midas Project的执行主任,他在采访中特别强调:“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揭示OpenAI在2020年前后提出的发展愿景与2025年实际商业行为之间存在的显著落差。”

两家非营利机构还特别发表声明,明确表示该研究完全独立运作,从未接受包括埃隆·马斯克旗下xAI、Anthropic,以及Meta、谷歌、微软等OpenAI竞争对手的任何形式资金支持或内容干预。

“我们本质上是在搭建一个历史对照平台”,约翰斯顿总结道,“通过系统梳理OpenAI的今昔对比,将评判权完全交给公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科技”,编译:金鹿,36氪经授权发布。

36氪的朋友们

36氪的朋友们

8477 文章 1361004 浏览次数 950300 粉丝

评论 (0)

热门作者

AI中国

AI中国

8477 文章 95.03万 关注

IT之家

IT之家

1221 文章 5.64K 关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512 文章 5.87万 关注

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

435 文章 0 关注

36氪

36氪

402 文章 5.63K 关注

走路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