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小技巧——这些提示模板真能帮你搞定工作!
忘掉你以为自己知道的关于“提示工程”的一切。秘密根本不是写一个更强的提示。对我来说,恰恰相反——写一个更简单的提示,只是方式完全不同。

我刚开始用 ChatGPT 时,觉得自己已经摸透了门道。我是个软件工程师,写代码是本行,写作是我的热爱,搞几个 AI 提示能有多难?我丢进去一个问题或任务,得到一个快速答案,然后拍拍自己肩膀,觉得自己挺聪明。有一阵子,这样感觉还行。但新鲜感一过,我发现个问题:AI 的回答太平淡了。太“安全”。太“默认”。它们给出的信息是对的,提纲也还行,但就是缺了我想要的那股劲儿。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 ChatGPT 给不了我真正想要的东西?”我改措辞,加点花哨的词汇,甚至试过写超级复杂的指令,想让自己听起来“聪明”。剧透一下:这不是解决办法。实际上,在试了上百个失败的提示(想想看,1200 多次失误!)后,我终于明白了:AI 完全按照我说的在做,问题出在我身上。我的提问方式不对。
我一开始并不是什么“提示工程师”。
我是个 AI 和 C++ 开发者。我测试 API,调试死锁,和可空引用类型死磕。
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和 AI 工具——ChatGPT、Claude、甚至 Copilot——的沟通方式,能让我省下好几个小时,也可能浪费我一天时间。
最初只是随手一句“帮我写这个”,后来变成了我工作流程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当我发现自己能更快得到更好的结果、更聪明的代码时。不是因为模型变聪明了,而是因为我提问的方式更好了。
在这篇文章里,我要分享我跨项目反复使用的10个精准提示模板。
有些是挫折中诞生的。有些来自深夜刷 Stack Overflow 的灵感。它们都是真实的。
更重要的是:它们真的好用。
让我们开始吧!
1. 像对新人一样解释这段代码
我会在审查别人代码或几个月后重看自己代码时用这个。有时候,你就是需要一个清楚、像聊天一样的解释——就像队友在白板上给你讲明白。
提示:
“你是一个资深 C++ 开发者。像指导初级开发者一样,逐段解释下面这个方法。用简单英语,假设对方有基础 C++ 知识。最后总结这个函数的作用。”
<svg height="13px" version="1.1" viewbox="0 0 450 130" width="45px" x="0px"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y="0px"></svg> // 在这里粘贴你的方法
为什么好用:
• 你给 AI 定了个角色:一个资深开发者在解释东西。 • 你明确了受众:不是完全小白,但也不是专家。 • 输出通常很有人味儿,不像机器人——还能直接拿来写文档或注释。
我不仅用这个来理解代码,还用它来教别人代码在干嘛,不用自己手写。
2. 生成测试用例(救我一周的那个)
我来告诉你这个提示是怎么来的。
我们当时在准备一个版本发布。我刚写完一个价格计算模块,业务逻辑复杂,边缘情况一大堆。猜猜我还没写啥?单元测试。
那是周五,我的脑子已经成浆糊了。
我把主方法丢进 GPT-4,用了这个提示:
提示:
“我用 xUnit 测试这个 C++ 方法。生成 5-6 个测试方法,覆盖正常情况和边缘情况。测试名称要清晰有意义。加注释说明每个测试在验证什么。”
<svg height="13px" version="1.1" viewbox="0 0 450 130" width="45px" x="0px"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y="0px"></svg> // 在这里粘贴你的方法
它给了我四个很棒的测试用例,还提醒我漏了个情况:当 customerLoyaltyYears 是负数时会怎样?
为什么好用:
• 你指明了测试框架,这很重要。 • 你说了要测试啥:正常路径 + 边缘情况。 • 你要求加注释,把测试变成了学习材料。
这个提示那天至少帮我省了 90 分钟。现在它是我编码流程的一部分。
3. 清理这段丑代码
有时候你写完一个方法,立马觉得自己写得有点恶心。
代码能跑,但就是丑。臃肿。重复。可能还掺杂了太多职责。
这时候我会把 AI 变成我的重构小伙伴:
提示:
“重构这个 C++ 方法,让它更易读易维护。如有需要,拆成小函数。改进变量名。保持逻辑不变。重构后,解释改了什么,为什么更好。”
<svg height="13px" version="1.1" viewbox="0 0 450 130" width="45px" x="0px"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y="0px"></svg> // 在这里粘贴你的丑代码
为什么好用:
• 你不只是要新代码,你要的是改进。 • “解释改了什么”让你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只复制粘贴。 • 结果几乎总是更干净,更贴近 SOLID 原则。
我用这个重构过从 API 控制器到批处理器的各种代码。它不会让代码完美,但能帮你搞定 80%。
4. 在我提交前审查这段代码
不是每次都有团队帮你 review PR。但这不意味着你就该提交没审查过的代码。
当我想得到关于结构、命名、性能的反馈,或者只是想确认下没问题,我会用:
提示:
“扮演一个资深开发者,审查这段代码。给出关于正确性、效率、命名、可读性、最佳实践的 bullet-point 反馈。如果有潜在 bug 或可简化的地方,指出。”
为什么好用:
• 明确角色:资深开发者在做代码审查。 • 明确类别:不只是“能跑吗?”,而是“写得好吗?” • 输出通常很快、直白、实用。
这个提示帮我抓到过:• 一个可能为空的变量(没检查) • 一个本可以用 LINQ 的循环 • 一个我太累没注意到的烂方法名
每次提交前都用这个。比等队友快,而且几乎总是对的。
5. 从代码注释写文档
我们都写过这种简短丑注释:
<svg height="13px" version="1.1" viewbox="0 0 450 130" width="45px" x="0px"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y="0px"></svg> // 获取所有有活跃订阅的用户
但当我需要给端点或函数写正式文档时,我会用:
提示:
“把这个注释变成完整文档。包括用途、参数、返回值和一个使用示例。假设受众是项目新人开发者。”
<svg height="13px" version="1.1" viewbox="0 0 450 130" width="45px" x="0px"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y="0px"></svg> // 获取所有有活跃订阅的用户
public ListGetActiveUsers() { … }
为什么好用:
• 它把你的简短注释扩展成可维护的文档。 • 你会得到 XML 风格的摘要或 markdown 格式的内容。 • 如果你提到“使用示例”,它还会加个代码示例。
我常结合提示 #1,用真实代码写文档,尤其是在交接或新人培训时。
6. 帮我总结这个文件
大文件看着就累。尤其当你只是想快速改点东西。
与其花 20 分钟扫代码,我会用:
提示:
“总结这个 C++ 文件的作用。列出每个类和方法,附上简短用途描述。控制在 150 字以内。”
<svg height="13px" version="1.1" viewbox="0 0 450 130" width="45px" x="0px"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y="0px"></svg> // 在这里粘贴文件或大段代码
为什么好用:
• 特别适合新人上手(尤其在老旧代码库上)。 • 帮我快速搞清楚“这个文件到底干嘛的?”再去改。 • 简洁到可以直接拷进 README 或 wiki。
你可以对每个服务层文件跑这个,轻松建内部文档,不用全手写。
7. 帮我修这个错误
你可以去 Google 搜那个错误堆栈。或者丢给一个读过千万个堆栈的 AI。
提示:
“我遇到这个 C++ 错误。解释它是什么意思,常见原因是什么?再建议 1-2 个修复方法。”
<svg height="13px" version="1.1" viewbox="0 0 450 130" width="45px" x="0px"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y="0px"></svg> 错误:对象引用未设置为对象的实例
// 在这里粘贴相关代码
为什么好用:
• 你不只得到修复,还得到原因分析。 • 通常会给多种修复方案:保护性条件、空值传播、日志建议。 • 我在生产环境紧急修 bug 时用这个,快速清晰。
8. 头脑风暴一些不烂的博客标题
我写过够多 Medium 文章,知道标题有多重要。
如果文章写好了但标题感觉平淡,我会用:
提示:
“我在 Medium 上写一篇关于 C++ async/await 的文章。建议 5 个好标题——2 个简洁有力的,1 个搞笑的,1 个列表式的,1 个激发好奇心的。”
为什么好用:
• 强制多样性:不同类型标题,而不是五个无聊的。 • 激发好奇心的标题常会启发我自己的想法。 • 搞笑那个?即便不用,也让编辑过程更有趣。
用这个,多测几个,挑一个你想点的。
9. 帮我规划这篇文章的结构
有时候,你有个点子——但结构还没成型。
这个提示帮我从一个话题变成真正的提纲:
提示:
“我想写一篇标题为‘为什么 C++ 开发者该关心依赖注入’的博客。给我一个提纲:引言,3 个主要部分(带子项),简短结论。语气要清晰有帮助,不带推销味。”
为什么好用:
• 你定了话题、标题、语气和结构。 • 得到的是一个可用的框架,我能直接开始填充。 • 通常还包括过渡和建议的行动号召。
这个提示救我于无数次对着空白 Google Docs 发呆的时刻。
10. 让这段话听起来更有人味儿
最后但同样重要——润色。
有时候,我写了个不错的段落。内容清楚,技术上没问题。但就是……有点僵硬。
我会用这个:
提示:
“把这段话改得更自然、有人味儿。用缩写,变化句式长度。保持专业,但别那么机器人。不增减信息,只改语气。”
<svg height="13px" version="1.1" viewbox="0 0 450 130" width="45px" x="0px"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y="0px"></svg> 总之,使用 async 和 await 通过减少阻塞操作来提高代码效率和可读性。
为什么好用:
• 增加温暖、节奏和流畅感。 • 保留你的原意,只是换上更好的表达。 • 特别适合引言、结论或摘要。
这通常是我按“发布”前的最后一步。
你不需要做提示工程师也能从 AI 得到更好的答案。
你只需要更好的提示。

这十个提示是我日常工作的主力——在真实开发、真实写作、真实截止日期里。
它们省时间,提升质量。最重要的是,它们让我思考更快。
从一个开始,调整它,让它变成你的。
当你发现某个提示给出的结果比你预期还好时?
那是你不再只是用 AI——而是开始和它协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