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art实测:设计完球星卡后,AI主动问我要不要做手机壳
ai 内容创作,短视频内容创作,内容创作工具 图文教程

Lovart实测:设计完球星卡后,AI主动问我要不要做手机壳

AI中国 AI中国 2月前 245 阅读
4.8 (1280 教程评分)
15,328 人已学习


经常关注AI的同学,最近可能已经注意到,又有一款新的AI产品开始内测了,那就是Lovart,它在短期内迅速获得了大量关注。

这次内测依然采用了邀请码机制,而且效果非常明显。关于邀请码营销这一点,我准备在接下来的专栏文章里,专门和大家聊聊这件事。

因为这种机制自2004年诞生以来,就像一棵常青树,20年经久不衰,屡试不爽。尤其是在AI时代到来之后,越来越多产品又重新把“邀请码”作为核心的启动方式,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拆解的逻辑。

今天要说的这款AI产品——Lovart,它定位是“全球首个AI设计智能体”。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简单来说,它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一键生成从品牌设计到营销物料的全流程内容。

一定会有人问:同样是做设计图,为什么这个所谓的“智能体”敢称自己是“全球首个”?和Midjourney或即梦这类图像生成AI相比,Lovart到底有什么不同?

01

 Lovart 想解决的,其实不是“设计图”


先简单介绍一下大多数设计项目的真实流程。这不仅适用于像得到这样的互联网产品,也包括很多线下的实际项目,比如定制一个帆布包、设计公司Logo、打造一面品牌海报墙,甚至是室内装修等。

在这些流程中,真正需要设计师坐在电脑前埋头苦干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多。最耗费时间的,往往是各个环节的沟通、确认,以及频繁的改稿。

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在改稿的设计师,心态都不会好。因为很多时候,是一个不懂设计原则或设计心理学的客户,在告诉设计师应该用什么颜色、怎么排版——典型的“外行指导内行”。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你会发现传统设计项目往往要经历:需求沟通—创意构思—反复修改—交付成品这样的多轮流程,花上几天甚至几周都是常有的事。

而在我看来,Lovart最大的价值,并不是要取代设计师,而是要消除那些设计师并不擅长的反复沟通和确认工作。

因为在Lovart里,你可以仅凭一个非常模糊的创意,或者一句简单的描述,通过与AI对话的方式,让它自动拆解你的意图、规划任务链,最后生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成品。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一次就可以生成十几张设计图。

它集成了GPT-4等大模型,用来理解用户需求,并调度不同的图像模型协同工作。相比之下,Midjourney更像是一个独立的设计师,而Lovart更像是一个小型的虚拟设计团队——你只需要发出指令,剩下的从创意发散到定稿,它们都能帮你完成,相当于重建了一整套设计工作流。


02
 一句指令,Lovart自动拆解成整套任务

这样说可能还有点抽象,我用自己测试的几个项目来具体拆解一下。

因为现在Lovart还在内测阶段,我通过朋友拿到了一个邀请码。注册完成后,我给它的第一个指令是:“做一套像素风格的《灌篮高手》球星卡,大约15个角色,要求能从球衣上看出是哪支球队。”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这个需求的表达方式其实并不专业,也完全不需要懂设计,只是用我日常说话的语气下了一句简单的指令。

我把这句话发出去之后,Lovart就自动拆解出了一套初步的规划流程:

  1. 知识获取,也就是先去了解《灌篮高手》的背景,选出里面的主要球星角色,并获取一些风格和设计建议。
  2. 制作湘北队和陵南队的7个角色,如果这一步效果没问题,再继续生成其他球队的8个角色。

从这个任务拆解的过程里,其实我们已经能明显感受到Lovart在智能规划上的能力了。

了解《灌篮高手》的同学都知道,最核心的角色一定是湘北篮球队的五名首发。如果再加上两个关键对手——陵南的仙道和鱼住,他们作为樱木花道和流川枫的第一场正式比赛对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Lovart选择先绘制这些最具代表性的角色,顺序是合理的。

在“知识获取”环节,Lovart自动生成了一条质量非常高的图像提示词,内容涵盖了:整体风格、卡片布局、关键要素、色彩要求、文字排版、情绪叙事、生产规则等多个模块。

比如在“情绪叙事”部分,Lovart是这样描述的:“整个图片充满活力、竞争激烈、带有怀旧气息。每个球星图都应描绘一个标志性动作(例如樱木补篮、流川枫后仰跳投、赤木持球保持威慑、三井三分半空出手、宫城运球等),以唤起观众对漫画故事的回忆。”

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它不仅理解任务本身,还能围绕目标构建一套完整的视觉叙事逻辑。

接着它就默默开始了设计工作,大约三分钟,就生成了15张像素风格的《灌篮高手》球星卡。

整个过程中,我只说了最开始那一句指令。然后AI主动问我:“你需要一个可以编辑文字的版本吗?这样你就可以修改图片上的文字了。”被它这么一提醒,我才意识到这个功能确实很有用,于是就让它去做了。

这时候你会发现,AI不只是执行命令,它更像是一个会主动揽活儿的强大助手。

任务完成后,我顺势又问了一句:能不能再生成一些像T恤那样的周边产品?

接下来它就自己继续工作了。

除了我最开始提到的像素风格的《灌篮高手》手办和T恤,它还顺手帮我做了手机壳、钥匙链、笔记本和室内摆画。当时我真的有点被它的“主动性”惊到了。

我甚至仿佛能听到AI在背后一边嘀咕一边干活:“这个人说要做手办和T恤,估计他知道的还太少。没关系,我顺手把手机壳、钥匙链这些周边也一块儿做出来吧。”

我把这个流程中的核心图片和成果截图附在下面。至少这几张周边图,我是真的有冲动想直接拿去淘宝找店家做出来了。
03
Lovart不完美,但是一次流程的重构尝试

除了刚才那个项目,我还尝试了另一种用法。我先用Midjourney生成了一张拟人化的小猫在检阅军队的图片,因为 MJ 在生成单张图的精细度上确实是顶级的。然后,我把这张图扔给 Lovart,说:按照这张图的风格,给我做五张类似的。

AI 马上启动了一个叫“图像分析器”的模块,对图片进行理解和拆解,处理完之后,准确复刻出了那种拟人小猫的风格(如下图)。
像Lovart这样的产品,其实重塑的不仅仅是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对很多行业的工作习惯都有可能带来彻底的改变。

比如,很多广告公司在向甲方提案时,过去的流程是:先沟通一轮需求,回去花一周时间准备几个方案,再带着成品回来听反馈。

但现在,有没有可能在第一次沟通现场,就直接调用AI生成草图?当场打到会议室的大屏幕上,直接问甲方老板一句:“你要的是这个感觉吗?”

这样的流程不仅更敏捷和高效,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好处:在这种实时追问下,很容易逼出老板真正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当场、当着所有下属的面,他一旦点头认可了某个方向,后续执行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因为这个项目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可能很多人暂时还用不了。哪怕未来开放使用了,在你真正用它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时,也有可能会发现它的能力存在一些波动。

我想说的是,不光是 Lovart,接下来几年,这类早期的AI产品还会大量涌现出来。

我在介绍很多AI产品的时候,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反馈:有些产品不好用,你为什么要介绍?或者问我:为什么推荐的某些工具要收费?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经典产品的例子:第一代 iPhone 是在 2007 年 1 月发布的。

虽然是乔布斯亲自发布的“乔帮主之作”,但刚一问世,就受到了很多质疑。比如太贵、功能少、网速慢、没有实体键盘等等。

当时连微软 CEO 史蒂夫·鲍尔默都公开嘲笑:“500 美元?世界上最贵的手机?还没有键盘。”那时候,商业市场上最被看好的手机品牌还是黑莓,被认为是商务人士的标配。诺基亚当年的 N97 被称为“机皇”,几乎没人会把 iPhone 放在眼里。

一个小细节是:第一代 iPhone 连“复制粘贴”这种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

但到了 2010 年,iPhone 4 在全球 88 个国家同步发售,这款产品才真正从极少数科技爱好者的尝鲜设备,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智能手机。

而也正是在 iPhone 还非常粗糙的早期阶段,很多人发现了它的“痛点”,开始围绕这些痛点投入开发,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最终成就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众多科技公司,比如:

  • Dropbox 的创始人是因为上学时经常忘带 U 盘,文件无法同步,于是做出了早期版本,并很快上线了 iOS;
  • Spotify 让“随时随地听歌”变成现实,抓住了 iPhone 的使用场景;
  • Uber、Evernote、Airbnb、Instagram 等几乎都是在那个时间段脱颖而出的。

这些公司并不是等到手机完美之后才开始做产品,而是在一个基础平台刚刚成型的时候,选择了“上车”,并借着这个平台的成长一起成长了。

在我看来,今年的AI有点像 iPhone 2 的阶段——你能看出它前途无量,但实际用起来,依然槽点满满。

所以,我更希望的是,大家能够乐于尝试新的AI产品,同时不要太快就给某个“还不够好用”的工具下死亡判决。

这样一来,在面对各种新产品时,我们既能保持平和而开放的心态,接纳AI的各种“不靠谱”,又能从产品中的很多思路里,尝试看看有没有可能迁移到自己的行业中。

比如Lovart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师智能体”,那我们能不能设想一下有没有“小学语文教师智能体”、“炸油条监控智能体”……

可能在当下,这些想法听起来还有点“不靠谱”,但随着AI基础能力的持续提升,它们很可能就会被一个个实现出来。

而你,也许就会成为你身边人眼中那个“最懂AI的人”——就像 2008 年,手里拿着一部 iPhone 2 的你。


       相关资料

Lovart官网:https://www.lovart.ai/

Lovart自动生成球星卡项目链接:https://www.lovart.ai/r/hdaxv7c

Lovart自动复刻拟人小猫项目链接:https://www.lovart.ai/r/ioqc04y


推荐阅读

专访Answer.AI创始人周立:AI时代,学什么在未来是有用的?

<svg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viewbox="0 0 1 1"></svg>

AI给的答案总出错?你需要一个优质知识库

<svg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viewbox="0 0 1 1"></svg>

今年一季度好用的AI工具,我选出了这6个

<svg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viewbox="0 0 1 1"></svg>

试完GPT-4o画图,我第一次觉得人类设计师有点危险了

<svg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viewbox="0 0 1 1"></svg>

DeepSeek沟通的十大最直白原则" data-itemshowtype="0" linktype="text" data-linktype="2">与DeepSeek沟通的十大最直白原则

<svg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 viewbox="0 0 1 1"></svg>

设置星标领福利


??tips:亲爱的读者朋友,由于微信的推送规则,即使你关注了我,可能也常常收不到推送,记得点击 “快刀青衣”名片,设为星标?,每次文章更新,都会自动推送哦。关注公众号并设置星标,后台回复关键词“AI”,即可领取《AI学习圈春季特刊》电子版。

教程评分

4.8 (1280 教程评分)

评论 (11)

User avatar

AI创新真的越来越快,邀请码机制也还能玩!

User avatar

这邀请码机制,说白了就是AI在搞事情,我支持!

User avatar

AI创新太疯狂了,邀请码机制是最后的倔强

User avatar

感觉世界快被AI玩坏了,但邀请码机制还挺有趣的

User avatar

AI创新,这事儿我支持!邀请码机制,我爱看!

User avatar

邀请码机制,这简直是为AI谋幸福,也为我们提供娱乐

User avatar

AI创新太快了,人类的节奏跟不上它,有点尴尬

User avatar

这邀请码机制,总感觉在玩一场无底洞的游戏

User avatar

搞什么啊,AI创新和邀请码,感觉自己掉进了一场梦境

User avatar

简直是天才,邀请码机制,这才是人性的光辉!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