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怎么买怎么用?小红书网友吵翻了,答案其实很简单
AI 图文教程

PC怎么买怎么用?小红书网友吵翻了,答案其实很简单

36氪 36氪 7小时前 187 阅读
4.8 (1280 教程评分)
15,328 人已学习

最近一段时间, 闲着无聊就刷小红书的小雷,发现很多朋友都对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和购买存在误区,其中有不少都是初次拥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党。

考虑到一台笔记本电脑起码要好几千,上万的也不少见,如果因为使用不当而出了问题,怕是要心疼死。所以,这也让雷科技感觉有必要给大家普及一下电脑使用和选购的常识,因为我发现恰恰是这些“常识”,反而最容易被小白们忽视。小雷认为,主要还是科技媒体们觉得这些都是大家普遍了解的事情,以至于很少去科普,导致知识层脱节,这次小雷就选了小红书上大家普遍关心的五个问题,来和大家聊聊这些事。

理工科专业是否要无脑上独显笔记本?

最近几年,工科和理科专业都越来越受欢迎,如人工智能、半导体、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等都是热门专业。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而言,电脑差不多就等同于“学习工具”,总得要买的。

但是,买哪些?怎么买?却存在不少争议,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理工科专业必须买有独显的笔记本电脑吗?答案是否定的。理工科专业对于电脑的要求确实比其他专业高,不过并非全部如此,从小雷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除了少数学校采用的新版教材(还得看老师和学校安排)外,多数学校的教学仍然以旧版软件为主。

简单来说,如果你只是想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学业,带独显的笔记本电脑就并非必需的。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人工智能专业,即使学校有安排计算机室,如果想在课后自己捣鼓AI大模型相关的学习和训练,那么也建议大家最好买台配有最新50系显卡的笔记本电脑。

图源:英伟达

因为GPU核心的不同,50系在AI算力方面远超40系(5060强于前代4080),虽然受限于显存仍然无法本地部署大规模参数的AI模型,但是在推理效率等方面的区别非常明显。至于其他专业,如果你没有游戏需求,那么一台搭载酷睿Ultra或者锐龙8000系以上标压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基本上就够用了,运行基础的工程和电子信息软件都是没问题的。

另外,小雷也建议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尽量考虑“全能本”,虽说游戏性能不如厚重的游戏本,但是轻薄便携加上长续航的特性,其实更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比如英特尔前段时间发布的“AI高静游戏本”就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个预算问题,预算足就不用考虑太多了,结合自身需求买个全能本就完事。预算不足的朋友建议先咨询专业的师姐师兄,再结合自身需求考虑,实在没得选可以看看二手游戏本,前段时间小雷也写了篇关于二手笔记本电脑的选购指南,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看。

笔记本电脑真的需要半年清灰一次吗?

小雷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对电脑保养没什么了解,有些朋友就只是偶尔擦擦电脑表面当作保养,用久了就发现电脑变得特别卡,特别是那些经常打游戏的朋友,其实很容易发现自己的电脑性能随时间而逐渐下降。

其实,如果大家有认真看笔记本电脑随附的说明书,那么应该都会看到品牌方建议大家半年清灰一次,只不过如今读说明书的人估计不多了,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不过,这里小雷要唱个反调,其实多数笔记本电脑都不需要如此频繁的清灰,除非你居住的地方空气质量不好,灰尘较多。

图源:Frore Systems

举个例子,养猫、养狗的朋友,居住在工地附近或喜欢开窗通风但楼层较低的朋友,符合以上条件的建议隔一两个月跑一次压力测试,看看与刚买回时的温度差别,如果温度明显上升,那么就可以考虑去进行清灰了。

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清灰和更换硅脂虽然一般都是同时进行,但是建议先咨询单纯清灰和清灰+换硅脂的价格是否有不同。如果是一样的,可以考虑一起换了,如果要额外加钱,则建议根据电脑的使用时间来决定。

一般来说,如果使用超过一年,或是每天高强度使用4小时以上(游戏、渲染、建模等)超过半年,那么就可以考虑换硅脂了。另外,并非所有笔记本电脑都要换硅脂,比如联想的拯救者、ROG以及机械革命、惠普等较高端的机型,其中很多都采用相变硅脂或是液金,前者寿命很长,一般两三年才需要考虑更换,液金也是如此。

图源:ROG

而且,非官方售后点可能不具备更换相变硅脂和液金的条件,所以使用这些笔记本电脑的朋友最好先咨询客服,然后再决定是去官方售后还是更便宜的第三方售后。个人建议需要更换液金的朋友选择官方售后,因为液金具有导电性,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整个主板烧毁,所以交给官方处理是最明智的选择。

至于清灰的时间问题,其实主要还是看使用频率和环境,一般日常使用的话,轻薄本两年左右清理一次即可,游戏本则最好是一年一次,或是电脑温度明显升高时就去清灰。

当然,如果说电脑温度一切正常,也没有变得卡顿,那就不用理会什么清灰时间了,正常使用即可。

长续航笔记本电脑,只能选MacBook吗?

其实不少朋友都下意识忽略了续航的重要性,对于学生们而言,当你需要带着电脑去上课,或者去图书馆自习时,续航长短会直接影响你的使用体验。一般来说,近两年发布的Windows轻薄本续航都在5~8小时左右,具体则要看搭载的处理器型号和硬件参数。

而游戏本的续航则低很多,一般都只有2~4小时,部分机型可以做到6小时左右,但是对性能的限制非常严重且价格昂贵。所以,不少人都说既想要性能又想要续航的话,只能选MacBook。

图源:苹果

以小雷自己的体验来说,这个结论确实没有错,如果对系统没有限制要求为Windows且没有游戏需求的话,MacBook确实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现在很多地区还支持MacBook的国补,老款的M2、M3版本价格都不错,性能也足以应付日常使用,正是入手的好时机。

不过MacBook其实并非唯一选择,Windows阵营的酷睿Ultra系列和骁龙系列也能满足长续航的要求。前者在实测里日常体验续航可以达到10小时以上,后者则是12小时以上,虽然与MacBook还有些差距,但是如果你必须用到Windows系统时,以上两类都能满足长续航的要求。

笔记本电脑CPU真需要无脑选高配吗?

小雷发现,不仅仅是小红书,抖音、贴吧等网络社区都弥漫着一股唯高端论,就是不管实际需求,反正无脑买高配版本。虽然在预算足够的情况下,这么做并没有错,但是个人并不推崇这种做法,因为对于不少人来说,旗舰CPU所带来的增益其实并不大。

首先是游戏玩家,虽然i9/Ultra9和锐龙9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从帧数表现来看,选择i7/Ultra7或锐龙7,然后把预算放到显卡上才是最佳选择,因为显卡对游戏体验的影响远大于CPU,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上。因为笔记本电脑在运行时会将主要的功耗都传给GPU,CPU本身的功耗上限会受到限制,旗舰处理器对功耗的要求更高,反而会导致性能释放受限。

从使用场景来说,我只推荐有渲染、建模和剪辑等需求的朋友选择高端型号的CPU,因为旗舰CPU的多核性能表现是明显优于次旗舰,以上应用基本依赖多核运算,所以使用体验的提升会非常明显。

图源:超能网

另外,轻薄本也是如此,无脑高配其实没什么必要,日常办公和娱乐的话,Ultra5和Ultra9并没有什么区别,前者反而还更省电一些。不过也有个例外,如果你既想要轻薄本,又想有一定的游戏性能,那么还是建议选择Ultra7及以上的CPU,核显性能明显优于Ultra5。

除此之外,大多数日常场景都用不上旗舰CPU,大家可以把这笔钱省下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笔记本电脑长期插着电源使用会损坏电池?

这个问题不少人都在问,理由是笔记本电脑使用锂电池,一边充电一边使用就相当于充电的同时放电,会对电池造成损害。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手机,早年锂电池质量和手机的充电管理系统还不完善时,就有不少因为边充边用而导致电池过热损坏或自燃的问题。

不过,这个说法其实并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因为笔记本电脑很早就已经做了对应的电源管理机制。传统的DC-in 模式下,当电脑在充电时,电源会优先满足主板的供电需求,当电源功率>主板供电需求时,剩余的功率才会转向电池并进行补能。

图源:雷科技

所以,笔记本电脑的充电、放电基本是完全独立的,并不会出现边充边放的情况,即使是电源功率无法满足主板需求时,电池也只会进入并联放电状态。理论上,一直接入电源使用反而是对电池最好的保护,因为所有功率都由电源提供,电池本身就处于待命状态,损耗也会降到最低。

即使是非DC充电的轻薄本,同样也引入了旁路直供模式,在高负载下电源可以直接绕过电池给主板供电,此时电池就不再参与运行。事实上,旁路供电模式也已经普及到部分手机上,加之新一代手机的电源管理已经完善,边充边用其实并不会给电池寿命带来多少影响。

如果你真的很在意电池寿命,那么不如花时间改善一下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比如将电脑垫高或者直接买个散热辅助支架,降低电池区域的温度,防止高温对电池造成损害,这个建议主要还是针对游戏本玩家,轻薄本一般也不会出现温度过高等问题。

写在最后

小雷觉得,大家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误区主要还是源于对这类产品的不熟悉,担心一不小心就损坏了电脑。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小心,一般来说笔记本电脑在没有磕碰的情况下是很少出问题的,诸如蓝屏等故障,基本上都是软件或者驱动冲突所导致,重启或重装系统就可以解决。

而在硬件上,只要品牌方没有偷工减料,那么在5~8年的寿命周期内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小雷手头上的微星GS66就已经用了差不多5年了,如今仍然一切正常,感觉再过几年也依然能打,就是受限于显卡性能,估计只能玩玩老单机和网游了。

最后也是给大家一个建议,关于电脑的问题其实可以多依赖一下AI,因为很多日常出现的故障问题都不难解决。大家只需要把蓝屏错误代码记下,然后打开DeepSeek之类的AI网站并提问,就可以获得对应的解答,大家甚至可以进一步询问AI如何解决,然后按步骤操作即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36氪经授权发布。

教程评分

4.8 (1280 教程评分)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