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重构了阅读流程
content creator工作内容,ai内容创作,短视频内容创作 图文教程

我用AI重构了阅读流程

AI中国 AI中国 9小时前 204 阅读
4.8 (1280 教程评分)
15,328 人已学习

如今,AI已成为热门话题,大家都在谈论它的重要性和便利性,但我发现自己使用AI的方式和以前用搜索引擎差别不大。有问题,输入查询,获得答案。


这种简单的使用模式让我思考:对于我这样的技术小白,除了把AI当作一个反应更快的"百度"或"知乎",还有没有其他更有价值的使用方式?比如,AI能否成为我的阅读伙伴?


我希望AI帮我实现的并非简单地归纳书籍要点。用AI做总结确实快捷便利,但这种方式可能会误导我们,让我们认为阅读只是为了获取要点。读书绝非如此简单。


上学时,期末考试前,老师总会发复习资料。薄薄一张纸,涵盖整个学期的要点。这张纸能帮我们快速记住考点,却不会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现代技术无形中传递着一个信息:一切都要追求速度。"快"就等于高效,"快"就等于价值。这大概就是视频内容如此火爆的原因。


我自己也经常看视频,特别是想快速学习实用技能时。但正因为频繁使用,我逐渐发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局限:

内容缺乏清晰的体系结构。即使是较长的视频,不同视频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往往模糊不清。

内容深度有限。即使创作者加快语速,10分钟内能传递的信息量仍然有限,难以对主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

视频的时长不由我们控制。尤其是长视频或系列节目常让人望而却步。分次观看又容易遗忘前面的内容。


有趣的是,视频内容的这些短板,恰恰是传统书籍的优势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依然钟情于阅读。


然而,作为现代读者,我们也面临着几个明显的挑战:

选书困难:选择太多,不知道该读什么,从哪里读起;

时间匮乏:生活太忙,难以找到完整的时间专注阅读;

记忆困境:读完发现什么都记不住,读了也白读。


这些正是我在阅读中遇到的几大问题,也是我希望借助AI来解决的问题。不过,在探讨"怎么做(how)"之前,我需要先梳理清楚自己的阅读流程,再决定哪些环节交给AI,哪些环节由我自己完成


我的阅读大致分为五个步骤:目标→选书→计划→阅读→输出。

目标:确定自己想学什么、要知道什么,给阅读定调;

选书:选择难度适宜、内容质量高的书籍,而不是知名但一页都看不进的书;

计划:根据书籍的页数和可支配的时间,拟定每日阅读份额和预计的读完时间;

阅读:集中精力理解知识,收集关键词,提出问题;

输出:形式不限,制作思维导图、写文章总结收获,或讲给他人听都可以。


梳理完自己的阅读步骤,我决定把繁琐复杂的工序交给AI,把核心任务留给自己也就是说,由AI来选书,制定读书计划,答疑解惑。我自己来决定读书目标,完成阅读以及之后的内容输出。


以下是我尝试使用AI辅助阅读的具体步骤:


1. AI辅助选书

以前,我喜欢在书店里随意浏览,看到感兴趣的就找来阅读。这种选书方式虽能带来意外惊喜,但同时也让我的知识变得零散。


为了对某一特定领域有更深层的理解,我决定尝试《超越不可能》中作者推荐的"读五本书"方法。"读五本书"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通过阅读某个领域内的五本书籍,以获取"熟悉专业化的表述,勾勒出宏观大局"。


这五本书的选择标准如下:

第一本:选择这个主题最流行、最畅销的书,这往往是入门的最佳选择。

第二本:同样受欢迎但内容更专业、更贴近主题核心的书。 

第三本:选择半专业性质的书——既有趣易读又稍有深度。 

第四本:该主题领域内第一本真正专业的书,可能会有些挑战性。

第五本:了解该主题未来发展趋势的书,帮助你走在前沿。


那么,如何挑选出五本适合自己的书呢?


以“美国历史”这一主题为例,我请AI根据《超越不可能》的理念拟定了一份书单。为避免AI推荐难以找到的原版书籍,我在提问时设置了"国内已出版"、"国内图书馆可借阅"等限制条件。


以下是AI生成的书单:

(由DeepSeek生成)


这张书单内容由浅入深,提供了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但是,这些书我都没听说过,也不知其好坏。所以,我需要再进行一次筛选。方法很简单:去豆瓣看看其他读者的评价。如果书籍评分在8分以上,且多数人认为内容有趣好读,我就会尝试。如果还不确定要不要读,就去微信读书试读几页,感受书籍的风格和难度。


2. AI制定计划

接下来是制定计划。从书单中选择一本书,告诉AI自己希望多久读完,每天能读多长时间。它很快就能生成一份带打卡功能的阅读计划。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完成打卡即可。


以下是AI生成的阅读打卡计划:

(由Notion AI生成)


3. AI辅助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我借助AI的场景有两种:


1)答疑解惑。遇到不了解的术语,我会让AI为我解释。给它的指令可以加上"用小学生也能听懂的语言解释","附带小学生都能看懂的案例说明"等限制条件,确保生成内容简易有效


2)总结归纳。阅读之前(而不是之后),我会让AI帮我生成章节要点。我最喜欢问的问题是"如果我只能从这一章学会3件事,是哪3件事?为什么是这3件事"。然后根据AI的回答,掌握本章主旨后再进行细节阅读;


以下是AI帮我做的总结:


(由微信读书AI问书生成)


4. AI辅助测试

读完后,让AI出题测试,看看自己有没有读懂。练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果问题回答不出来,就再深化学习。这比盲目重复阅读更有针对性。


以下是AI向我提出的问题:

(由微信读书AI问书生成)


以上是我对“如何使用AI辅助阅读”的初步探索。我自己也还在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之中。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技术再新,终究不能代替我学习。


我们总是在向技术索要更新奇更快捷的功能,却忘记了问自己最基本的事情做好没有。什么是最基本的事情?行动即是。真正行动起来,技术才能成为我们的辅助,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都厌恶却逃离不了的,成为技术的附庸。


对AI取代人类这一事情最可怕的想象,不是AI抢走人类的工作。而是,在AI努力变得越来越像个人的时候,人却越来越像个机器。

教程评分

4.8 (1280 教程评分)

评论 (9)

User avatar

这简直是提升认知效率的终极方案!

User avatar

感觉世界要被AI洗白了,有点不爽!

User avatar

我同意!以后再也不怕看不懂那些晦涩的玩意儿!

User avatar

这AI,简直是智商怪胎,太有趣了!

User avatar

我开始怀疑人类的意义是什么,哈哈!

User avatar

有点可怕,但确实能看懂我这脑子糊涂不清的东西!

User avatar

感觉人类终于可以退休了,AI来当大脑!

User avatar

这下终于有东西能陪我发呆!

User avatar

这玩意儿简直是解谜王!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