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指南 14 hours ago 160 Views 0 Comments

始祖鸟投资人赚翻了

36氪
36氪

Published 808 Articles

这是属于收获的季节。

投资界获悉,日前Lululemon的创始人Chip Wilson(奇普·威尔逊)通过出售始祖鸟母公司Amer Sports Inc.(亚玛芬体育)的股票,套现1.597亿美元(约11亿人民币)。

回想2019年3月,安踏集团联合奇普·威尔逊的投资公司Anamered Investments、方源资本及腾讯组成财团,以46亿欧元(当时约合360亿人民币)完成收购亚玛芬体育。此后,亚玛芬还曾进行一轮新融资,引入了红杉中国、众为资本等投资机构。

2024年亚玛芬在纽交所IPO,目前市值约218亿美元(超1500亿人民币)。数月前,亚玛芬另一个重要股东方源资本也披露减持3500万股,交易金额超93亿人民币,成功落袋为安。

(亚玛芬敲钟名场面:安踏掌门人丁世忠C位,方源资本唐葵、腾讯投资李朝晖也在)

不禁让人想起KKR创始人曾经说过:“不要在我们完成收购的时候道贺,要等到我们退出的时候再来。”

六年前,他们买下始祖鸟

如今爆赚

当年参与的投资人开始落袋为安。

先从奇普·威尔逊说起。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Lululemon创始人。1998年,威尔逊耗时6个月研发专利面料Luxtreme,做出第一批瑜伽裤,Lululemon由此正式成立。

然而2007年Lululemon上市后,威尔逊与资本之间的矛盾渐渐凸显。直至2014年,他因与公司CEO Christine Day的战略分歧,最终失去董事会提名权。2015年,威尔逊彻底离开了这家一手创立的公司,但至今依然是Lululemon最大个人股东。

一个幸运的机会出现在2019年。这年3月,安踏等组成的财团以360亿人民币买下亚玛芬。其中安踏集团持股57.95%,为绝对控股股东,方源资本持股21.4%,为第二大股东,威尔逊的Anamered Investments持股20.65%。此外,腾讯通过方源资本参与其中,间接获得约5.6%的股权。后来亚玛芬成功上市,各股东持股比例相应有所调整。

算下来,威尔逊投入金额约为95.4亿元。监管文件显示,今年8月25日,威尔逊减持了约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截至今年8月,威尔逊在亚玛芬的持股为18%,以截至8月29日218亿美元收盘市值来计算,对应金额近40亿美元(约286亿人民币)。

方源资本同样回报惊人。

今年6月,亚玛芬发布一期公告显示,公司主要股东方源资本寻求出售其一半持股,以37.20美元-37.73美元的价格,出售3500万股,套现约13亿美元(约93.4亿元人民币)。

这一操作让方源资本实现超额回报——2019收购完成时,方源资本持股21.4%,以当年汇率换算投入金额约77亿元。而出售一半持股后,方源资本仍保留亚玛芬体育6.2%的股份,余下持股对应市值仍有近百亿人民币。

我们不妨也为另一股东腾讯算一笔账。回顾这场收购案中,腾讯出资金额约2.6亿欧元。亚玛芬体育2024年上市后腾讯持股约4.5%,以此计算腾讯账面浮盈约50亿人民币。

至于最大赢家安踏,收获的已经不仅仅是财务回报,更是培育出始祖鸟、萨洛蒙Salomon等多个全球知名品牌,现金流源源不断。

安踏最成功一笔并购

时间回到2019年,随着一笔重磅收购,来自中国的安踏成为亚玛芬体育的控股股东。

亚玛芬创业历程颇为奇特。1950年,芬兰的四个教育组织为了筹集经费创办了一家烟草公司Amer,赚到巨额利润。1986年,Amer成立体育部,同时收购MacGregor高尔夫公司的80%股份,三年后花费2亿美金又收购了球类运动器材制造商Wilson——正是这次收购,让Amer看到了体育用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2000年,Amer完成集团业务重组,剥离非体育业务,正式启用Amer Sports Corporation新集团名,逐渐进入健身器材、高端滑雪装备等赛道。随着Amer彻底退出烟草行当,一个新时代开始。

时至今日,亚玛芬体育旗下拥有13个品牌,包括三个最核心的品牌——萨洛蒙、威尔胜、始祖鸟,以及颂拓、阿托米克Atomic、Louisville Slugger等,囊括了网球、户外用品、登山鞋、户外手表、滑雪装备等领域的头部品牌,俨然一个体育帝国。

其中,始祖鸟让亚玛芬体育声名大噪。始祖鸟创立于1996年,在2001年被阿迪达斯收购,但发展停滞不前,2005年亚玛芬以4.85亿欧元将其全资收购。就这样,始祖鸟从阿迪的“弃子”,成为亚玛芬体育王国的一员,多年后又随着亚玛芬辗转到安踏集团。

亚玛芬这几年的发展再度证明——买下一个品牌只是开始,收购之后的运营能力才是真正的试金石。投资界曾深度报道安踏的运营打法《一个中国公司全球化样本》。

实际上,亚玛芬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18 年净亏损达 1.2 亿欧元,因而安踏等当年的出手并购曾被看作一场豪赌。收购后,亚玛芬亏损逐步收窄,2020 年净亏损降至 0.8 亿欧元,2021 年进一步降至 0.3 亿欧元,终于在2022 年首次实现盈利。

最终在安踏集团的运营下,亚玛芬旗下品牌迅速推动中国市场的发展,销售规模扩大。随着户外浪潮席卷城市,成为全球都市人群主流生活方式。颇为传奇的是,安踏将始祖鸟带出圈了,近几年拥有一件始祖鸟冲锋衣几乎成为中产社交符号。同时,亚玛芬旗下另一品牌萨洛蒙Salomon也火了起来。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亚玛芬体育营收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上半年营收27.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46%。

这是我创业到今天,所做的分量最重的一次决定。”犹记得2019年初,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发了一封内部信,以这样的字眼来描述对亚玛芬体育的收购。无疑,安踏赌赢了。

复制安踏

争抢下一个始祖鸟

人人都想复制安踏并购的成功。

就连安踏自己,也一直收购步履不停。仅今年以来,安踏就全资收购了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此外据彭博报道,彪马的股东也在评估包括出售在内的战略选项,接触名单上出现了安踏体育;还有传闻中即将卖身的锐步,潜在买家身影也被指有安踏……

更不用说此前安踏接连收购FILA、Kolon等国际公司,打造公司旗下第一个200亿品牌;以及买下国内瑜伽服品牌MAIA ACTIVE等。

创立一个品牌,然后卖给安踏。”这句略带调侃的评语,一度成为很多品牌的真实写照。上周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发了一封内部信,罕见谈起安踏并购战略——不仅要“买得好”,更要“管得好”“协同好”,提升市场竞争力。

丁世忠及安踏,正在成为投资圈的研究对象。

早在去年,投资界就听一位VC前辈说起,随着并购升温,团队内部专门研究了安踏和丁世忠。北京一位FA朋友也聊起:“刚入职时就经常听分析师们讨论安踏,大部分都是在研究他们的投资并购——团队高度自驱,重运营,具备长期战略能力。”

今年以来,消费并购盛况惊人。正如年初,红杉中国以11亿欧元的估值收购Marshall马歇尔的多数股权;德弘资本以约130亿港元的价格从阿里那里买下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博裕资本则收购高端百货商场SKP;还有KKR买下国民汽水大窑饮品……无不令人印象深刻。

更为轰动的,则是星巴克中国、Costa咖啡、哈根达斯中国等出售的消息纷至沓来。据彭博社报道,法国运动零售巨头迪卡侬(Decathlon)正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的股权。投资界从一家PE获悉,安踏也在竞购方名单之中。

海外投资圈有一句至理名言——任何一个傻瓜都可以收购一个企业,但真正重要的是收购之后怎样了。言外之意,能够买到好的资产只是并购的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投后运营。

身处大洗牌时代,有人离场,有人抄底。而每一分歧背后,也许就蕴藏着赚钱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杨继云,36氪经授权发布。

36氪

36氪

808 Articles 114507 Views 5630 Fans

Comment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