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洞察 4 weeks ago 209 Views 0 Comments

钉钉CEO无招,12点加班巡查的背后是怎么样的无奈与焦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Published 1096 Articles

本文作者以“前卷王”视角拆解:当控制欲撞上成本账,加班成了最廉价的忠诚测试;当AI办公军备竞赛进入决赛圈,灯火通明的工位又成了最昂贵的幻觉。想看清老板深夜EMO背后的真实算盘,先读这篇万字“加班黑皮书”。

前些日子,国内某AI公司CEO在钉钉群大放厥词:

XX公司CEO: @所有人 各位,昨天我去看研发,只有XX一个人在加班,公司今天已经做好了全员裁员的计划,算法给港科大和清华做,工程化留几个骨干,其他的都自寻出路,XX养不起这样的团队,请大家见谅

看着这张截图,我竟忍不住笑出声来,实在想不出在大环境高举“反内卷”大旗的今天,一位CEO怎么敢在工作群这么玩?

紧接着,这两天就爆出了相似的瓜,而这次的主角貌似是阿里无招:

其实老板们可以不尊重劳动法,但不能摆到台面上来,不加班就裁员,深夜12.00为什么不加班?这不是给HR找不自在吗…

事实上,以自我为中心的CEO我见过太多了,只不过他们会做得更“聪明”些。他们非常固执,并不会觉得自己有哪里不对,讨论这种愚蠢行为背后的管理文化没意义。

只不过无招作为很传奇的大佬,从什么时候居然开始在意加班起来了,这很诡异,但也许下面这张图可以给大家答案:

钉钉下周一要发布新产品了!!!

AI Office之争

前些日子飞书未来无限大会反响很不错,并且他并不是单品发布而是一个体系的串联,飞书当前几乎实现了企业办公所需的闭环:

  1. 基础模型;
  2. 多维表格;
  3. 飞书IM;
  4. 飞书文档;
  5. 飞书知识库(飞书问答系统);
  6. Agent平台Coze;

简单来说,所有企业产生的数据几乎都会留存到IM与飞书文档之中,这些数据可以直接被飞书问答体系调用;

一般工作流化的话完全可以使用Coze完成,有更深层次的应用,直接上Coze+多维表格定制化即可:一个完美的AI全家桶闭环!

Coze、知识库暂且不提,其中的明星产品:多维表格!在昨天又宣布独立于体系而存在:

如果不明白多维表格能做到什么程度的同学可以移步这篇文章:一个AI表格深度案例。以下是两个体系的映射表:

客观来说:当前飞书整体产品的体验是要好点的,特别是多维表格和Coze生态已经非常强大了,而钉钉虽然也追赶得很快,但体验打磨需要很多的用户参与,并不是自己就能完全搞好的。

钉钉与飞书的竞争,不仅是产品功能的比拼,更是看谁能更好地赋能生态中的企业和个体。

所以,在暂时落后并且发布会临近的前夕,在老板都没走的情况下,钉钉的同学们全部都走了!

不瞒各位,在之前我们发布会的前夕,我们都是在会场通宵度过,甚至辗转反侧、难以小憩的…

在这个角度,作为CEO,我不知道大家慌不慌,但我肯定是很慌并且很失望的,大家可能并不热爱这份事业,甚至只是站在拿工资的角度,也并不知道自己所在剧烈竞争态势啊!

综上,无招这里的深夜12.00问加班与一般老板遭遇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在老板们眼中,加班真的那么重要吗?

加班不重要

答案可能很神奇:加班与否对他们来说不太重要,看见员工加班对他们很重要…

这里重要的不是加班,而是你们要让我知道,你与我一样热爱这个事业,毕竟热爱的花语是无偿贡献…

能做成老板的人都很聪明,有些甚至聪明得冷血,他们在权衡利弊这里连亲人都不放过:只要推衍出断绝关系更有利,那么他们会马上进行!

如果断绝出问题了怎么办?答案很简单:马上进行挽回即可!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种莫名其妙的心态在他们心中理所当然;所有人都在等我,所有人都是棋子,我比你们都聪明的自大心理是其病因。

而在公司里面他们又是土皇帝,如果王国没有按照他们想象的方式在运转,那自然就要大手一挥,“斩立决”了…

只不过,唯吾独尊背后是极致的控制欲,极致控制的背后却只能是无尽的失控感,因为他们不尊重事实…

跳出奖惩聊贡献都是耍流氓,没有人喜欢被白嫖…

各位可能以为我要批判他们,有点遗憾,我好像正在成为他们,虽然这很可笑,我是真的能理解他们…

打地主咯

这一切的变化出现在去年:我开始给团队发工资了!

自从我开始给团队发工资后,我真的会有意无意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有可能是一天的价值、也有可能是一个月的价值,总而言之,我真的会一直算,而这很令人讨厌,但我却停止不了计算,因为每个月都会发工资…

两个月前,我多了个合伙人,他之前在大厂做中层干部(P8+的水平),我从他身上反而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变化!

比如之前有段日子,团队有些忙不过来,他就想要招人。对于我们这种小本买卖,加人的行为是很慎重的,一方面要对入职的人负责,另一方面后面不忙了该怎么办?

但,似乎合伙人没太关注这些?

然后,有一天我们要做APP,我说10万应该能出一个雏形;合伙人说不可能,在之前公司,10万毛都做不出来!

可如果用一些跨端技术只要一个前端一个后端2个人就可以了,他们一个月成本算5万的话,2个月APP肯定能出demo的,如果我没有这块的认知,很可能被合伙人“骗了”。

但合伙人真的不关注吗?他也有关注的;他真的在骗我吗?不是的,之前10万对APP来说确实什么也不是…

事实上,之前我和合伙人的思维很接近,只要项目需要,资源有点浪费也无所谓,直到开始花自己的钱为止…

因为不是花自己的钱,大家对于一点点浪费,容忍度是很高的

然后就是这两天的事了,我们做了一个聊天类的产品,大家都觉得体验不好,于是想找个UI。

这令我觉得神奇,我会想市面上聊天类的产品可太多了,这个为什么不能抄一抄?

虽然,我也觉得体验需要提升,但那真的只是一个UI的事吗?

也就是创业后,我才开始有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我总感觉员工们在打地主,我会觉得团队没有努力,没有像我一样思考;更进一步,我甚至会怀疑他们是不是在摸鱼…

这很病态,但他很真实,这也是我越来越理解一些CEO的原因:“控制欲”与“成本意识”在某些场景下是同一根源。

最后,我们再重新回到加班这个话题,他的背后隐藏着终南捷径!

加班很重要

在工作中有一种人是挺讨人厌的,而我之前正好就是这种人,俗称卷王:

  1. 晚上24.00在群里讨论工作,到处圈同事,问他们工作完成情况;
  2. 周末的时候要么在发朋友圈,要么晒团队加班照片,要么又在什么工作群讨论问题;
  3. 22.00在公司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只不过这些得有个前提:第一老板在群里,第二老板可能在公司,所有的“演出”必须要有观众…

事实上,我是从执行层做上去的,还真的有点忙,但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实际的事”,但他们也总是很晚在各种工作场合表演“加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公司老板是粗狂的管理方式,不谈奖惩只说贡献,又控制欲超强,那么最容易衍生的就是太监文化:你喜欢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从老板的角度,加班是热爱这份事业的证据链;对员工来说,加班是我上交的投名状,并且他很容易被识别到,但比较麻烦的是:

没有完整的奖惩体系、人效衡量的标准做支撑,这种向上管理的方式只能惠及少数人,多数人吃不到这个红利,评价失效的结果,就只能有多少钱做多少事了…

综上,虽然很厚黑,对于很多想往上爬的人,加班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加班很重要…

结语

老板和员工最终的矛盾来源于价值衡量的不统一,老板掌握事实上的定价权,但买不买单得员工说了算。

说来说去就是分钱的事,分钱合理,自然加班积极;分钱不合理,自然无人响应…

所以,下一次在深夜的工位上看到灯光璀璨、群聊正欢,大家想想:究竟在用身体证明努力,还是用结果证明价值?

不要让加班成为服从度测试工具,他从来也不是忠诚的量尺,把注意力拉回到真正能撬动业务的杠杆,并且尊重奖惩的事实。

否则,当老板端坐龙椅,渴求“同频热爱”的证据链;员工挥舞“投名状”,上演努力的加班戏码,这不是事业,这是幻觉…

另一个角度,作为公司员工,不要求你真正热爱,但至少要做到尽责,不大可能公司关键时刻,自己跟一个看热闹的角色一样啊?

而且,996可能真的是福报,这个大家再理解理解吧,争议话题就不展开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叶小钗】,微信公众号:【叶小钗】,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096 Articles 158562 Views 58654 Fans

Comment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