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洞察 2月前 85 浏览次数 11 评论

搜索,你还用“百度”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发布了 1172 文章

过去几年,你可能早就把百度搜索当成“临时跳板”,用完即走。但这次,它动了大手术:搜索框变聪明了,结果页更贴心了,AI助手也真的开始“帮你干事”。不是说百度翻身了,但这波改版,确实让人有点想重新点开试试看。

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没认真用过百度搜索了。

不是“用不起”,是“用不动”——广告太重、答案太假、体验太碎,很多人早就把搜索当跳板,不再是目的地。

更现实点讲,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早就习惯直接在小红书搜穿搭、在B站搜教程、在知乎找经验帖,到了AI时代,能用ChatGPT、Kimi、豆包的直接上LLM问问题,根本绕开搜索引擎。

百度搜索对很多人来说,甚至变成了“进错App”的代名词。

但这两天,我还是忍不住点进去试了试——因为百度刚刚把自家搜索“翻修”了,说是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改版。从搜索框到搜索结果页,再到背后的AI助手和服务平台,基本都动了。

01 搜索框:从“输关键词”变成“说人话”,这是第一步

百度把搜索框变成了“超级输入框”,听起来像是给自己贴了AI的标签,但体验下来,确实有些地方变得顺手了。

我们试着输入一句“有一部外国电影讲一个黑人照顾富豪的,叫什么名?”——它能直接返回《触不可及》,还带着海报、剧情、导演、口碑、播放链接一条龙出来。

这种用“大白话提问、AI懂你在说啥”的感觉,多少有点像用Kimi那种提问方式。但这里是百度搜索,这事放两年前你敢信?

另外,多模态输入做得还不错:拍照、语音、上传文档都能理解,尤其在手机上体验时,找个菜名、认个植物、扫个合同都能迅速解读——不是说它独家,而是“终于补上来了”。

不仅可以通过对话提问,还支持语音、图片、文件输入,实现“万物可搜”。

例如:户外旅行遇到不认识的自然景观、想给家里收养的流浪猫取个名字、新买的维生素有哪些功能……别担心,拍一下,就知道了。

当然它没法和LLM比推理,也不是所有输入都理解得那么准,但“能用人话跟它说事儿”,确实是一次好转。

02 搜索结果页:从“信息杂烩”到“问题解决”,有点意思了

我们以前都知道百度搜索的问题不在“没内容”,而在于“全是内容”,你自己得拼拼凑凑找答案。

但这次它真的在学“帮你一步到位”。

比如你问“电动车换新补贴有吗”,它直接推送一整套图文解读、申请条件、小程序直达入口,甚至配上政策文件源地址,处理流程图都画好了。

再比如“个税被盗用怎么办”,以往你只能看天涯或知乎的碎帖,百度这次直接推了一个律师短视频讲解,还能调出智能体接着问:你的是什么情况?要不要直接连到服务?

不是说百度就此翻身,但起码,它在试着“不让你自己拼图了”。

这不是小功能,是搜索逻辑的转向:不是“给你一堆链接”,而是“我猜你想解决事,那我就围绕这个事来整理资源”。

03 AI助手:第一次像个靠谱的“能动手”的人

对AI助手我们见太多了,说实话,百度也不是第一次喊“全能AI助手”了,但这次确实让我有点改观。

举个例子:我试着让它“写个俄罗斯方块网页版小游戏”,它不仅把代码列出来,还能一键运行、附带操作说明,直接变成产品 demo。

再比如一个挺花哨但挺让人惊讶的小功能:

比如:你当你想和你的宠物互动时,可以打给AI助手视频通话,它会和你像朋友一样聊聊萌宠。

这事看着有点魔幻,但你能感觉到,它真的试图靠近“拟人化”而不是任务型。

还有个隐藏功能也值得一提:它的“DeepSearch 深度搜索”能力,号称模拟人类思维链做推理。

比如你问“你想跨专业就业,但不知该从何下手,只需向AI助手简单提问,他能规划出一整套闭环的学习路径供你参考。”

它会主动拉出一整套路径规划,从技能清单、学习资料、项目模板,到岗位要求、简历模板,全都列出来,甚至还能定期提醒你推进进度。不是说有多智能,但第一次让我觉得“AI助手不是陪聊,而是能做事”。

当然,它也没那么稳,有时候识别会偏题,运行偶尔会卡顿,但比起过去那个“请说出你要查询的内容”,这确实是另一个物种了。

04 底层平台:搜索像个“分发中台”了,变味也是变形

一个没被太多人注意的升级,是百度搜索现在接入了1.8万个MCP服务商和220多个AI应用。

别被这些数字晃了眼,说白了就是:你在百度搜索的问题,它能“拉人上来接单”。

比如“重庆两日游怎么安排”,它不再只是给你个攻略链接,而是直接整合交通时间表、景区预约入口、住宿价格、抖音热门路线,甚至一键生成个性化行程单。

就像Siri在微信小程序里找人干活,只不过这是百度搭的平台。

它不只是搜索引擎了,而是像个“需求调度中心”,你一句话,它拆分给背后的合作方办。

这逻辑在AI时代非常关键——搜索的“答案”不是内容,而是“能动起来的资源”。

百度这波更新,其实是一次平台思路的显露。

05 MuseSteamer:不是玩票,是百度破局的筹码

发布会上那段沙漠追逐短片,是MuseSteamer 生成的。只用18张图,做出了带音效、台词、表情细节的视频。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又是一次“AI秀肌肉”,但这次是真正落地到平台了。

人物逼真生动,表情自然细腻,运镜能力一流。

还能能支持电影级审美下的艺术表达。

以及创新性地一体化生成带有音效和人物台词的视频。

你可以在百度的绘想平台上直接用这个模型,不需要懂后期、剪辑、调色,它自动拉模板、调运镜、生成分镜脚本。

这不是在和Runway比炫技,而是在补百度“内容生成”这块短板。

搜索是入口,AI助手是执行,Muse 是内容生产引擎。百度拼的是整个闭环,从提问到产出,不靠人跳 App,而是“在我这儿搞定”。

这套体系,如果真能跑顺,那百度搜索就不只是“起点”,它可以是“解决入口”。

06 再给百度一次机会?

不是说它已经翻身,也不是说它已经靠谱了,但这次的搜索大改版,确实让人有点想重新点开百度的欲望。

如果说十年前的百度,是互联网黄金时代的“信息入口”,那这次它像是用 AI 的方式,试图重新争取一次“帮你解决问题”的资格。

是的,它的问题依然很多,广告依旧存在,推荐体系也不是最优,但有些地方,确实动了、变了、顺了。

不是“惊艳”,而是“终于往对的方向使劲了”。

百度能不能翻盘,我们不敢打赌。

但在这个搜索越来越碎、AI越来越“听不懂人话”的时代,也许我们能给它一次重新试用的机会。

毕竟,对于内容人、产品人、创业者来说,老产品的改版,也是一种信号:老的逻辑在塌,新机会在长。

百度搜索这次,值得再新试一次。

编辑:前沿在线 编辑部

本文由 @前沿在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百度官网截图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172 文章 171938 浏览次数 58654 粉丝

评论 (11)

User avatar

百度还在,但选择更多了,各有千秋!

User avatar

简直是互联网版的“宫斗”,各有各的算计!

User avatar

百度还在?这可比我之前的想法复杂多了!

User avatar

这种说法,我感觉我可能真的被洗了脑!

User avatar

百度还在?那一定是有人在偷偷玩梗!

User avatar

感觉整个互联网都在玩捉迷藏,我喜欢藏起来!

User avatar

百度?那只是一个入口,真正的世界在后面!

User avatar

这种多元选择,挺符合我这种喜欢探索的心态

User avatar

别跟我瞎掰扯,这简直是宇宙的玩笑!

User avatar

哇哦,感觉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太有趣了!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