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洞察 7小时前 151 浏览次数 0 评论

限制光伏超标,“新能源大省”山东遭遇电力系统大难题

钛媒体APP

发布了 699 文章

文 | 华夏能源网

高速增长的光伏装机,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但过犹不及,光伏装机超标也会带来一系列麻烦。新能源第一大省山东,就正在遭遇这样的“烦恼”。

华夏能源网获悉,8月8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很引人注目的是,《细则》对增量分布式光伏项目做出约束:

“2025年6月18日(含)以后投产的一般工商业光伏、2025年6月1日(含)以后投产的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等项目,除自发自用电量以外的上网电量全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不纳入机制电价执行范围。”

在前不久,山东刚刚出台政策,存量一般工商业光伏、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机制电价与燃煤基准电价看齐,但是对存量项目纳入基准电量的比例则只字未提。

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份出台了“136号文”的地方配套文件,山东对分布式光伏的限制是最为严苛的。其他多数省份存量项目纳入机制电量的比例,要么是100%,要么是接近100%。增量项目完全不纳入机制电量的,除了山东目前仅有蒙西、蒙东,但蒙西、蒙东这两个地区的存量项目市场化比例早已超过了90%,纳入不纳入影响不大。

上述意图明显的限制措施表明,光伏装机量全国第一的山东,正在努力调控并解决光伏装机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刺眼的全球第一“负电价”

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4月底,山东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过51%。其中,光伏装机8514万千瓦,居全国首位;风电装机2669万千瓦,居全国第五。

山东新能源蓬勃发展,本是好事,但由于电力系统转型滞后,光伏装机增长过快带来一系列“烦恼”。其中,最典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其“独步全球”的负电价。

据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数据,4月29日-5月3日,山东电力现货实时交易累计出现了46次负电价。其中,从5月1日20时至5月2日17时,连续实时现货交易负电价时段长达22个小时。这也使得5月1日全天山东实时现货交易电价均价成为负数,为-13.02元/兆瓦时。

实际上,负电价并非山东独有,浙江和蒙西也均出现了负电价。

2025年1月19日,浙江电力现货市场出现-0.2元/千瓦时的最低价。次日,浙江电力现货市场最低价再度触及-0.2元/千瓦时;2025年4月,蒙西电网电力现货市场日出清最高价1.5元/千瓦时,最低价-0.004元/千瓦时。风光大基地项目较为集中的蒙西地区,也步入了负电价的行列。

虽然山东负电价仅为-0.085元,远没有浙江那么低,但是山东负电价的强度远超想象。在2025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透露,2024年山东省风电、光伏全年电量占比13%左右,全年负电价小时数973小时。

山东的负电价肆虐程度全国第一,若将其放在全球范围内,也无人能望其项背。

欧洲发展新能源要早于中国,负电价的历史也早于中国。欧洲负电价最严重的要数德国,据欧洲电力现货交易所(EPEX SPOT)数据,德国2024年共计出现了468小时负电价。

2024年,德国装机占比65.5%的风光新能源贡献了接近50%的发电量。相较之下,山东近50%的新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仅为13%。山东新能源装机占比正在逼近德国,但是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远逊德国,全年负电价小时数却是德国的2倍。

“双管齐下”调控光伏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山东就已经预计到了光伏超标的问题,并开始出台限制措施,对光伏装机加以引导和调控。

山东省调控光伏装机,既有价格限制,也有装机量限制,可谓是“双管齐下”。

2024年5月,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为主,并对余电上网部分电量的电价政策进行调整。

该《征求意见稿》明确:一是6MW及以上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新老划断”,存量项目老办法、增量项目新办法;二是新项目余电上网电价要走集中式现货价格。这意味着,与能够获得燃煤基准电价的老项目相比,新项目的上网电价将大幅走低。

今年4月,山东省又推出了精准调控光伏发电的深谷电价政策。4月15日,山东省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正在进行的“五段式”分时电价改革:未来,在光伏大发的11:00至14:00,山东将允许低至0.2元/千瓦时的深谷电价。这一标准比此前直降了5分钱。

2025山东居民峰谷电价分时表(来源: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电价调控之外,山东也在装机量方面对光伏项目作出限制。

5月15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宣布,到今年底,全省光伏、风电总装机比例由目前的3.2:1优化到2.6:1,更好发挥风光互补特性,有效缓解光伏发电出力“午间高峰、夜间低谷”问题。

山东官方此举,明白承认了光伏装机已经过量,与风电的比例严重失调。政府出手将超标了的光伏装机向下调整,也表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如不加以解决,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消纳将无从谈起。

全面化解系统不均衡难题

光伏超标,是能源转型、电力系统改革过程中需要迈过的一道坎。要从根本上解决电源系统的不平衡问题,光压制光伏装机不行,需要顶层设计和协调解决方案。其中,有两点格外值得注意。

首先,减少煤电依赖,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山东全省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1559.7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48.3%。其中光伏装机总量约7300万千瓦,占据了绝大大部分。山东省火电装机为12373.4万千瓦,其中绝大部分是煤电,总量超1亿千瓦。

但发电量方面,2024年,山东非化石能源发电1859.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7.5%,而火电发电量的占比为72.5%。

也就是说,2024年,山东装机占比48.3%的非化石能源,其发电量占比仅为27.5%;而装机占比51.7%的化石能源,其发电量占比高达72.5%。

从全国来看,2024年,全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装机总量的55%,发电量占比为36.6%;装机占比45%的化石能源,其发电量占比为64.3%。

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山东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较少,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系统占比也很低,而火电发电量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系统占比都过高。很显然,山东亟需提升新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对煤电的过度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山东“十四五”规划,煤电装机要被削减到1亿千瓦以下。2025年是“十四五”最后一年,但截至2025年2月底,山东省火电装机容量约为1.23亿千瓦,同比增长3.65%,占系统容量的51.72%。

其次,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

山东省电力系统的效率低下,反映在其电力装机与发电量的比例上。

据山东省能源局及电力交易中心官方统计,截至2024年底,山东省各类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32亿千瓦,较上年增长9.82%,总的发电量为6055.9亿度。

对比同为装机和用电大省的江苏,2024年底总装机刚刚突破2亿千瓦,达到20409.3万千瓦,同比增长14.1%。但江苏的发电量是6330.7亿度,也就是说山东的装机量要比江苏多3000万千瓦左右,但发电量却还少了近300亿度。

虽然山东的电力装机位居全国前列,光伏装机更是位居全国第一,但不均衡、不高效的问题很明显。只有全面提升新能源利用率,让“装机量”更多转化为“发电量”,山东的“新能源第一大省”称号才实至名归。

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

699 文章 95140 浏览次数 0 粉丝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