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的电商生态中,直播带货曾一度被视为流量变现的利器,但如今,笔记带货正悄然崛起,成为新的营销风口。本文将深入剖析小红书笔记带货的现状与潜力,探讨其为何比直播带货更具优势。

2023年董洁的爆火让行业误以为小红书是直播蓝海
但实际情况是,小红书超过90%直播间日均GMV不足1万元,这个数据对于直播所需要的团队成本来说,杯水车薪
甚至董洁自己的直播场次也已经从一周播一场,降到现在一个月播一场了
小红书直播带货正在降温
但这并不代表,小红书闭环电商没有空间,反而有一些品牌正在依靠做带货笔记位品牌带来了增长
带货直播退热,但卖货笔记大有可为
带货笔记是优质的长效资产
笔记是“一次创作,终身收租”的逻辑,带货笔记要比种草笔记生命周期更长,搜索页曝光概率更大,这一点是我们基于实战经验带来的洞察。去年我们合作过一个母婴品牌,当时我们集中帮品牌做过一批直接挂了链接的奶瓶测评笔记,这些笔记为产品带来了单品年销1.3万件,半年后笔记日均仍带来50单的转化
而且买手笔记的创作成本上也有绝对的优势,买手笔记不像种草笔记一样,要很好的选题,植入很好的巧思,种草笔记是要花点心思的。相比之下,买手笔记更简单粗暴,就是产品直拍,然后疯狂延展,各种情绪+各种可视化卖点的组合

前几天直播的时候有朋友问我“商销笔记阅读量很低怎么办”,我觉得完全不用担心,商销笔记的阅读量就是要比不加商品链接的笔记更低
因为,普通笔记的人发人群是全量的兴趣用户;而商销笔记的分发人群是电商行为标签更明确的人群,比如跟相关的商销笔记互动过、看过直播间、看过详情页、搜过产品词等,这样的人群是会比常规的兴趣用户体量上更小一点,但也更精准了

所以,商销笔记不能只看阅读量,而是要关注交易数据,有一些交易数据很好的笔记不见得阅读量就一定高,商销笔记阅读量低没关系,只要有交易数据就是一篇合格的商销笔记
除非,交易数据也很低,就要考虑笔记质量的问题了,不过没关系,商销笔记本是就是要以量取胜,也不必追求每一篇商销笔记都要带来销售结果
图文商销笔记创作成本很低,但凡有团队有PR岗位,单日最少可量产10篇,成本效率是直播的N多倍
比如中信童书用“1主号+4垂类号”打法,测试出爆款笔记模板后批量复制,单月GMV破千万

谁更适合押注商销笔记
最适合的还是新锐白牌:预算<10万/月,直接用千篇买手笔记打透细分场景
买手笔记是很好的铺量工具,成本低,又不像水下素人种草笔记会给品牌带来扣分风险,买手笔记完全不会,因为买手笔记是通过创作者通过选品广场直接挂链,这个链路上,本质来说也是一种“报备”
自产+买手笔记的投放,每天几乎可以低成本发布超百篇,如果这里面有交易数据还不错的笔记,用乘风去做投流加热,起盘会很快
如养生茶品牌@阿莹麦茶(前日语老师创立,半年交易额1700万)、穿搭博主@容姨(单爆品连衣裙销售63万)
除了新锐商家,有三类人一定要做小红书带货笔记
第一种:主理人
主理人模式,本身就是买手,有在线下活的很好的精品店,老板一般审美稳定,市场嗅觉灵敏,甚至对私域运营相当有见解,这种人最解决“主理人”的角色,非常适合做小红书内容电商
第二种:供给侧优势
背靠产业带、非遗技艺或小众供应链,有自己的工厂,供应链能力强,不用选赛道,有什么做什么。有强供应链壁垒,还有一群小B用户在手里,源头直销,利润可控
产品迭代快,性价高,来小红书做增量也是很好的模式。小红书可不止只能卖溢价,性价好物一样被需要
第三:强内容模式
能以UGC形式(如vlog、测评)自然融入社区氛围
“内容是最好的服务”。流量本质还是打mass的,内容的本质是差异化的,但差异化也不是小众,而是一种隐形的产品力,做到极致可能就是品牌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Vic的营销思考】,微信公众号:【Vic的营销思考】,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