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监管 1周前 94 浏览次数 0 评论

“反内卷”的风吹到了金融圈,广东上半年处罚机构超120家次

36氪
36氪

发布了 325 文章

金融业“反内卷”风暴来袭,已有省份出击。

7月24日,时代财经从广东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已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内卷”。

在市场竞争激烈、指标考核严格的当下,金融业“内卷式”竞争备受市场关注。今年以来,为了抢夺客户,银行消费贷、经营贷利率一度卷至3%以下新低,引发部分客户违规套取资金流入房市股市的乱象;信贷价格战打响的同时,叠加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今年一季度末,银行净息差已逼近1.43%生存红线。

一线从业人员对“卷”的感受则更为深刻。“在月末、季末的业绩考核时点,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的行为早已是银行业公开的秘密。还有银行不惜高息吸收同业存款,或以高于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行存款招标。”银行业人士林利(化名)告诉时代财经。

相关问题愈演愈烈,行业再提“反内卷”。7月24日,广东发布《广东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从坚持理性定价、严格管理返佣返利等方面提出多项倡导性条款和禁止性条款;《广东保险业防止“内卷式”竞争自律公约》同时发布,明确保险公司应抵制恶性价格战,不滥用渠道手续费等基本要求。

7月25日,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引导行业回归理性的关键因素是制度约束、行业自律、业务转型和监管协同。其同时认为,金融“反内卷”并非否定竞争,而是重塑竞争逻辑——从“价格战”转向“能力战”,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这一转型既需监管‘立规矩’,也需机构‘强内功’,最终才能实现行业生态的良性循环。”田利辉表示。

金融业“反内卷”号角吹响

相关“反内卷”要求下达后,目前广东省内已有银行机构率先响应落实。7月22日,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召开了反“内卷式”竞争宣导会议;另据广东省保险协会7月21日披露,省保协召开保险公司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座谈会,人保财险、平安人寿、太平洋产险、建信人寿、大地财险、中英人寿6家公司参与。

事实上,金融业关于“反内卷”的呼声由来已久,多个地区已在开展专项行动进行整治。

时代财经注意到,6月末安徽省池州市银行业协会官微发文称,在池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池州市银行业协会印发了《池州市银行业“反内卷、强自律、优环境”行动方案》,集中整治辖内银行业“内卷”问题。

更早之前的4月,安徽省银行业协会与保险行业协会还联合发布了《安徽省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反内卷联合倡议书》,从倡导公平竞争,抵制无序内卷;坚持报行合一,杜绝恶性竞争等5个方面做了具体要求,提出坚决抵制恶性价格战、虚假宣传、诋毁同业等行为。

此前,也有银行业高管曾在公开场合呼吁“反内卷”。4月16日,时任浙商银行董事长的陆建强在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大会上表示,“现在整个社会反内卷的呼声很强,浙商银行也大力倡导更好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要做提出幸福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要拒绝无效加班。”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银行业的“内卷”集中于价格战与考核异化,保险业则呈现“价格战、费用战、规模战”等态势。

田利辉向时代财经指出,“当下部分银行以‘1.9%存款利率+购物卡’争夺客户,或通过亲属关系、捆绑销售等完成存贷指标,甚至出现冲时点操作,严重扰乱市场定价机制;在保险领域,如1元保、返佣金、虚列费用等套路,导致保障功能弱化、风险积累。”

他进一步指出,“内卷”的根源,在于金融机构考核机制出现扭曲、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为应对净息差收窄,银行被迫以规模扩张弥补利润,而保险业在低利率环境下依赖高预定利率抢占市场份额。这种‘价格驱动型’竞争不仅侵蚀行业生态,还导致风险积聚、客户信任崩塌(如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及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弱化。”田利辉表示。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千万级罚单”

在无序的内卷式竞争中,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对相关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正不断加大。业内人士分析称,高息揽储与变相返利、短期冲量考核、费用管理失控和产品同质化竞争等行为,均是监管打击的重点。

时代财经7月24日从广东金融监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局围绕存贷利率合规性、公司治理、资产质量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共作出处罚决定125项,处罚机构129家次,处罚责任人212人次,禁业6人次。

反映在罚单方面,时代财经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截至7月24日,在存款业务违规方面,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对全国银行业开出69张罚单,其中涉及违规虚增存款、非法吸收存款等违规事由,其中有10张罚单罚没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

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州监管分局7月11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通过不正当方式吸收存款,浙江台州路桥农商银行及相关责任人被处以16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处分;另据黔西南金融监管分局同日开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因违规返利吸存,望谟富民村镇银行被处以30万元罚款,时任行长班某被警告。

保险机构违规方面,更不乏“千万级罚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7月11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因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等多项违规行为,一大型综合型保险集团旗下两大核心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合计罚款1074万元。

当下,引导金融机构回归理性、告别“内卷式”竞争,有哪些关键因素?

对此田利辉指出,金融“反内卷”并非否定竞争,而是重塑竞争逻辑。首先,要形成更为有利的制度性约束,明确从纸面上“不能做”到行为上“不敢做”,重构市场参与者的博弈逻辑;二是行业协会推动“自律公约”签约背书,将理性定价、差异化创新等理念内化为行业共识。

除了强监管,真正告别“内卷”,更需要机构及市场的转型和协同。

“金融机构要转型升级,头部机构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科技赋能运营、中间业务创新等路径,逐步摆脱对传统存贷的依赖,转向价值驱动型增长;监管要与市场协同,政策端需要通过稳利率、控风险释放信号,市场端则应借助‘去低效产能’(如清理灰色小贷公司)实现出清。”田利辉表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张昕迎,编辑:周梦梅,36氪经授权发布。

36氪

36氪

325 文章 43940 浏览次数 5630 粉丝

评论 (0)

热门作者

AI中国

AI中国

7995 文章 95.03万 关注

IT之家

IT之家

1221 文章 5.64K 关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424 文章 5.87万 关注

36氪

36氪

325 文章 5.63K 关注

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

305 文章 0 关注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