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融资数据 11 hours ago 127 Views 0 Comments

拿下1.5亿美元融资,市占率超29%!AI合规独角兽Vanta是如何炼成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Published 407 Articles

随着全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合规挑战,合规成本也日益攀升。Vanta不仅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1.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飙升至41.5亿美元,还以29%的市占率超越竞争对手成为行业第一。本文将深入剖析Vanta的成功之道,以及其背后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

这几年,全球监管全面收紧。

欧盟 GDPR最严重可罚企业全球营收的4%,“没证上岗”轻则丢标,重则吃罚单。在一片高压之下,企业对“合规”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刚性。

而就在这种环境下,一个AI拿证助手火速出圈,它就是Vanta。

7月,Vanta宣布完成1.5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达到41.5亿美元,累计融资超5.04亿美元,半年内行业地位迅速跃升:

Q2市其合规工具市占率跃升至29%,超越Drata,成为行业第一。

客户覆盖全球12000+企业,包括78家财富500强,较2024年增长150%。

这意味着:每4家用自动化工具做合规的企业,就有一家用的是Vanta。

那么,Vanta究竟是如何用AI颠覆“拿证”市场?

01 安全审查提速81%,20天拿SOC 2证

拿证,是企业构建信任的“通行证”。

比如,医疗公司离不开HIPAA(专门用于规范医疗机构和健康科技公司对患者敏感健康信息(PHI)的保护),而互联网公司也绕不开SOC 2(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制定的信息安全审计标准,用于衡量互联网公司等在数据处理和管理方面的安全性与透明度)。

每家企业最终都绕不过那张“证”:证明数据安全达标,符合行业规范。

但现实却是,合规就像闯关:填问卷、凑证据、防罚款,企业平均要应对8.2个合规框架,70%精力耗在“自证清白”,人工审核成本年增45%,愈发吃力不讨好。

抓住了这个痛点,Vanta用AI+SaaS把这套流程变成一键搞定的“自动驾驶”。

靠“多模态大模型+动态合规知识库”技术组合,Vanta实现了对GDPR/SOC 2等复杂法规的语义级解析,帮助企业在“拿证—持证”全流程中,省时、省力、更可信。

目前,其聚焦两类核心客户:

①早期/高增长初创公司,助力4-8周内获取SOC2/ISO27001首证。

②中型与企业客户,为合规官/CISO(首席信息官)/IT负责人提供“一图总览”,清晰呈现全业务单元合规水位,支持向审计师、客户实时展示。

“一图总览”,清晰呈现全业务单元合规水位

Vanta用四个关键AI能力,把“拿证”变得毫不费力:

1、秒级风险闭环,免事后补救

Vanta连接企业现有的IT系统(AWS/Okta等375+常用工具),24×7小时扫描,每小时运行近1200次自动测试,实时抓取配置、权限证据。

其专利“合规意图识别引擎”不止做字段匹配,而是智能解析合规条款里的隐性要求。比如SOC 2中的“逻辑访问控制”动态验证,而Drata等竞品仍需人手配置规则。

比如,Vanta通过自动同步系统数据、生成审计证据,替代人工整理问卷和文档的繁琐工作,帮Duolingo极大简化了“拿证”流程,每周为其节省12小时处理时间。

2、问卷自动生成,95%答案免修改

合规问卷曾是企业的“痛中之痛”:重复填写、频繁打回、人工校验。

Vanta用大模型对合规框架进行自动拆解,再结合实时数据生成精准回答,通过率高达95%,让审查提速81%。

问卷自动化

AI销售初创公司Clay通过Vanta,可完成自动化证据采集、持续监控和审计协作,减少了原本需要专职人员处理的合规流程,节省了1-2名全职员工的薪资支出。

3、用“人话”操作,AI智能生成策略

Vanta将原本繁杂的策略调整流程,变成自然语言指令:

比如输入“修改SLA至12小时”,AI即自动重写合约策略、分派任务、验证闭环,团队无需再陷入文档泥潭。

如此一来,GRC团队(指的是企业中的治理、风险与合规团队)可以从文档泥潭里解放出来,一句话可触发全流程,团队从“证据搬运工”升级为风险指挥官。

AI帮助GRC团队,全自动流程

4、一键生成报告,实时对外展示

Vanta可自动生成审计证据包,一键输出SOC 2/ISO 2700/HIPAA等标准所需的完整证据包,提供“信任中心”门户(区别于Secureframe等竞品的静态证据库),让客户和投资人随时查看最新的合规状态,无需邮件来回和人工对接。

基于以上技术,Vanta帮助SmartRecruiters等客户每周节省20小时的合规审查时间,这一模式可扩展至企业协作软件开发商Atlassian的400家伙伴。

Vanta战略本质从“事后证明”到“持续信任”。事前预防,持续监控替代年度审计;事中自治,AI20分钟完成供应商审查;事后增值,用合规数据撬动商业信任。

其AI Agent并非孤立功能,而是深度整合于Vanta的信任管理平台:

持续证据闭环:AI将合同条款实时映射到安全控制点(如Ramp替代人工表格),确保承诺与执行一致。

供应商风险管理:自动扫描3.3万家供应商工具链(如20分钟完成审查),持续输出风险报告,无需重复问卷。

02 客户3个月回本,安全成为增长引擎

至今,Vanta已助力12000余家企业通过AI重构安全与GRC,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合规从成本负担转化为增长引擎:

一是效率碾压。初创公司如Clay借自动化合规竞标大单,节省六位数人力成本;大型企业如Databook用AI替代重复劳动,每周回收12小时投入战略工作。

二是信任变现。Atlassian推动400家伙伴通过实时Trust Center加速签约,Mistral AI将动态合规数据变为竞争壁垒,直接撬动商业机会。

Vanta让企业用合规效率换市场空间,以信任透明度建竞争护城河。这一跃迁的底层逻辑在于双重转化:

  1. 商业信任转化:企业可将合规状态作为市场卖点,例如在官网嵌入实时合规徽章,或在投标中自动提交审计报告。
  2. 资源优化:中小型企业无需雇佣专职合规团队,即可满足大型客户的安全审查要求,避免因流程冗长丢失订单。

Vanta的SaaS模式按框架数阶梯收费,2025年将重点进军欧盟市场。其官网提供14天自助试用,并与审计所、云服务商打包”合规即服务”。市场ROI数据直指526%——客户平均3个月回本。

其竞品有Drata、Secureframe,他们均能自动收证、持续监控主流合规框架。

对比他们,Vanta上手更快,非技术团队1-2天可用,但配置深度不足,难满足大企业行级权限、字段加密监控需求。其集成广、自助为主,价格更适配10人以上团队,早期公司买全功能包可能会肉疼。

Vanta CEO兼创始人Christina Cacioppo用著作《与机器赛跑(Race Against the Machine)》来比喻AI的竞争:

国王用米粒奖励象棋发明者,棋盘第1格放1粒,第2格2粒,第3格4粒……前半局看似平淡,直到后半局才发现(2⁶⁴-1)粒米足以让王国破产。

Vanta正借新一轮融资扩张AI能力(合同解析/威胁响应),目标成为企业“信任操作系统”,而未来战场已转向”棋盘后半局”。

当SOC 2 Type II将成为B2B入场券,实时信任中心正成为企业获客融资的硬通货,无证玩家将退出牌桌,AI可能将预判法规变动对技术栈的影响。

下一站,谁能用合规数据流反向定义行业标准,谁将掌握定价权。

文/朗朗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乌鸦智能说】,微信公众号:【乌鸦智能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407 Articles 54598 Views 58654 Fans

Comment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