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融资数据 6 hours ago 113 Views 0 Comments

“AI制药四小龙”剂泰科技完成4亿D轮融资,总募资额超20亿

钛媒体APP

Published 305 Articles

剂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赖才达

8月4日消息,“AI制药四小龙”之一、国内AI纳米递送公司剂泰科技今天宣布已完成D轮融资,融资额为4亿元人民币。

本轮由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和大兴区产业投资基金联合领投。融资资金将加速剂泰科技多个战略重点的推进,包括平台自动化升级、自研产品管线推进、深化国际战略合作及高端人才引进。

据笔者了解,公司成立以来,剂泰科技共计融资已超过20亿元,即超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得到中金资本、北京医药健康基金、大兴产业基金等顶级VC和PE的支持。

剂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赖才达博士表示,此次D轮融资,不仅为剂泰全球布局和关键管线提供非常快速推进的动能,也印证在市场以及资本对公司长期主义,对剂泰开发一个高度的验证。“感谢各级领导、投资人和产业合作伙伴对剂泰的长期信任与支持。以AI创新解决纳米递送难题是剂泰科技的使命,也是我们对各界领导和伙伴的承诺。我们将不断推进自主研发的创新进程,为CGT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递送方案。”

会前发布会上,赖才达对媒体表示,做AI制药链条非常长,公司专注于AI纳米材料方面的递送和制剂开发。现在整个行业,大的布局还是在一、两个擅长地方做得很深,打通有差异化的产品。据透露,剂泰最快进入管线的AI赋能制剂的新药已完成临床三期,现在正在申报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经过临床试验后,申报注册上市的阶段)的阶段,这个是比较振奋的结果。

据悉,剂泰科技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AI驱动纳米材料创新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利用靶向药物递送和发现技术,帮助生命体战胜疾病和衰老,重获健康和活力。

公司由美国工程院院士陈红敏博士以及MIT科学家赖才达博士(曾担任晶泰科技Active COO)、王文首博士联合创立,成功自主开发了AI纳米基座大模型及三大核心解决方案:AiLNP(AI核酸递送系统设计平台)、AiRNA(AI mRNA序列设计平台)、AiTEM(AI小分子制剂设计平台)。

剂泰科技与深度智耀、晶泰科技、英矽智能共同被媒体称为“AI制药四小龙”。

赖才达对媒体表示表示,“AI医药四小龙,我当时看到也挺高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评价。在AI制药里绝对不止这四家,AI链条非常长,生物医药每个人专注做一块,从蛋白结构,晶泰是做晶型,做小分子设计,到抗体设计、到偶联到我们现在CGT,王博士他们有做编辑器设计、做递送材料的设计,每一个链条非常非常长。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竞争,每个人专注的方向非常聚焦,我们现在以合作为主,上下游打通后提供一个solution(解决方案),大家有各自解决方案,串在一起就是很好的产品。”

产品层面,剂泰科技已具备实现肝脏、肺部、肌肉和免疫细胞等关键组织和细胞的脂质纳米颗粒(LNP)精准靶向递送能力,在多器官、多组织靶向递送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肿瘤、代谢系统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提供成药机会,也在器官水平上为生命体抵抗衰老提供可能。

赖才达对笔者表示,当前医药企业在港股和二级市场的活跃度有所提升,主要是中国的创新药企出海能够得到验证。前几年,信心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今年得到了很大突破,从二级市场到一级传导,大家会觉得乐观、积极,开始愿意往下更高风险赛道进行布局,无论是管线和平台,还是身边朋友的反馈,确实有越来越好的趋势。

融资层面,2022年2月,剂泰曾宣布连续完成两轮融资,融资金额共计1.5亿美元。两轮融资由人保资本、国寿股权领投,红杉中国、五源资本、招银国际、光速中国、Monolith、峰瑞资本等新老股东跟投;2024年6月,剂泰再次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中国太平旗下太平香港保险科创基金跟投。

如今,剂泰科技再度宣布4亿元融资,总融资额已超过20亿元。

本轮融资领投方之一的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八支产业基金之一,重点投向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数字医疗等新兴产业领域,旨在为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据悉,细胞与基因治疗(CGT)是继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后,第三代药物创新的主赛道。2024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5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加快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并明确到2027年,北京市将培育CGT领域前沿技术20家以上,加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集群。

就在8月1日融资发布会上,剂泰科技还发布Open CGT技术平台。依托AI纳米递送技术创新,Open CGT技术平台旨在聚焦精准药物递送的行业痛点,降低开发门槛与成本,孵化并赋能突破性CGT疗法的研发及临床转化,助力北京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新引擎”。

目前,平台已正式启动首个项目,赋能锐正基因开发基于mRNA-LNP的肝靶向CRISPER基因编辑疗法。锐正基因专注于开发基于LNP和其他非病毒载体的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和产品,建立了全球首个经临床验证的产业级、端到端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其中新型碱基编辑器ARTbase-A1™ 已经获得中美专利授权。

本轮融资领投方、北京大兴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明表示:“作为首都的新国门,大兴区始终坚定不移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赛道,全力打响中国药谷品牌。剂泰科技赋能的OpenCGT平台落地,不仅将加速原创新成果转化,更将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技术、资本汇聚大兴,进一步提升我们在CGT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赖才达表示,“CGT一定是将来中国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中的支柱之一,它代表了继小分子药、抗体药以及各种偶联的药物之后,下一代透过细胞、核酸序列去做成药这样的过程。这中间有太多‘卡脖子’的东西,所以透过OpenCGT可以赋能众多将来可能会成功的技术,早期的管线和早期的产品。剂泰将作为最大的助力方,去真正在每一个递送环节里贡献我们的材料,推动产业从0到1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最大市场规模。”

“我们行业毕竟还在AI技术早期阶段。AI制药是十年、二十年的技术产业,我们最大的对手不是其他的公司,而是科学本身。做药真的很难,做AI制药更难。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现在还是非常融洽的阶段,大家也希望把每一块做得深、做得好,我们才有可能打通整个全链条。”赖才达表示。(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盖虹达)

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

305 Articles 41484 Views 0 Fans

Comment (0)

Popular Authors

AI中国

AI中国

7995 Articles 95.03万 Followers

IT之家

IT之家

1221 Articles 5.64K Followers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424 Articles 5.87万 Followers

36氪

36氪

325 Articles 5.63K Followers

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

305 Articles 0 Followers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