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智能体国家队集结,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80余家产学研用单位,正式发起《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联合倡议》,智能体的中国方案来了!
为破解智能体互联互通互操作难题,加快智能体产业化进程,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标准化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80余家产学研用单位,正式发起《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联合倡议》,旨在凝聚产业共识,推动标准先行与开源共享,构建统一、开放、安全、高效的智能体产业生态。
智能体(AI Agent)是人工智能从技术概念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赋能新型工业化、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
智能体协议则是链接大模型与各类软硬件工具,拓展大模型能力边界,提升智能体群体协作水平的关键一环,对释放智能体应用潜力、提升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期间,人工智能标准化国际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这场高规格论坛邀请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肖寒,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曹诚焕、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副局长Bilel Jamoussi也做了主旨分享。
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标准化国际合作,为智能体协议的全球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期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产业各方重磅发布《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联合倡议》,主张
凝聚共识,先行探索,通过标准化引领智能体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
开放共享,开源共建,以开放许可及开源模式发布智能体协议产品,让更多开发者和企业受益;
合作共赢,共育生态,促进产学研用各方共同推动智能体互联总体框架标准持续迭代完善,加快落地应用。
2025年7月26日,行业代表共同参与发布智能体协议攻坚共享联合倡议。左起依次为:联通数据智能丁鼎、中移数智化部陈国、快手徐静芸、阿里云魏博文、OPPO陈晓春、小米王振锁、蚂蚁曹恺、电子标准院范科峰、北邮刘军、华为尤昉、维沃曹宇琼、荣耀卢海生、百度忻舟、上海AI行业协会赵春昊、深信服付夏冰
这一倡议是产业各方合作的结果。
7月18日,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SAC/TC28/SC42)组织智能体工作推进会,系统介绍今年以来智能体标准工作情况。
会议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科技发展处处长王正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北京邮电大学、蚂蚁集团、华为、小米、阿里云、腾讯、百度、OPPO、维沃、荣耀、中移互联网、中国电信研究院、中国联通数智公司、金山办公、快手、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深信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ANP开源社区,以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二十余家产学研用单位代表参会。
会上,王正处长指出:
2025年是智能体产业化元年,各类智能助手、智能化终端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智能体产品快速迭代演进,充分释放数智技术的应用潜力,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他强调:
要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加强全产业链协同;
加快关键标准研制,支撑引领产业有序发展;
加大配套资源投入,尽快打通应用落地关键环节;
做大做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为全球贡献中国方案。
经过前期筹备,北京邮电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军、蚂蚁集团智能体方案解决专家李茜茜、华为终端有限公司AI标准专家麦睿楷分别分享了基于统一标准框架的智能体协议工作实践。与会专家围绕智能体互联互通互操作技术攻关、标准研制、应用推广和生态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形成了智能体协议标准化路径的产业共识。
倡议的背后,标准化工作正同步开展。
作为全国信标委秘书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范科峰预见性地指出:
智能体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化融合的重要引擎,其开发部署效率是技术落地的决定性因素。
要充分发挥先进适用标准的引领作用,基于产业共识建立统一智能体协议标准族,降低智能体协同复杂度,推动更加开放的合作共赢。
基于此,电子标准院系统布局构建国产化智能体标准体系、研制配套开发测试工具、推动协议开源共建、打造应用示范、强化国际合作等工作,凝聚产学研用多元合力,加快推动智能体协议、智能体关键技术和产品标准化工作,促进智能体互联互通和健康有序发展,支撑数智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目前,标准化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人工智能智能体互联第1部分:总体架构》已经正式下达计划号:20254281-Z-469,智能体身份码定义、身份管理、发现机制、交互模式、能力描述、工具调用等6部分标准已经开展研制,将于近期公布。
系列标准提出了具有技术前瞻性的智能体协议总体框架标准,按照层次化、模块化思路给出智能体互联功能实现的基础规则和要求,支持海量智能体统一纳管和高效联通,并支持对MCP、A2A协议兼容。
中国方案将为智能体产业锚定新航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董建表示:
中心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指导下,依托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充分用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等渠道,加速标准研制进程。
同时,将根据标准应用验证情况进行迭代完善,持续做优做强系列标准,同步启动相关行业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立项工作。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徐洋说:
下一步,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将加快推进标准立项研制,建立健全智能体标准体系。推动智能体协议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及配套工具链开源共建,着力打造智能体协议标杆应用案例。
依托「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人工智能标准行」等活动,构建「标准+场景」深度融合的可复制推广模式,为智能体规模化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展望未来,这套由中国产业界共同探索、凝聚共识的智能体协议标准路径,将为国内智能体产业的互联互通、协同创新架桥铺路,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更将通过开放共享的开源生态,为全球智能体技术演进与治理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引领智能体产业驶向更加开放、协作、共赢的新蓝海。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新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