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1 months ago 219 Views 11 Comments

1400万播放背后:AI如何重塑短视频内容生产

见实公众号

Published 7995 Articles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见实,作者:见实,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在短视频赛道上,AI不只是加速器,也正在成为内容创作者的“第二大脑”。本文聚焦两个真实案例:

一个是治愈系图文短视频的爆款制造,团队用AI实现选题拆解、图像生成、配音剪辑等全流程提效,仅靠1人操作,即打造出播放量高达1400万的作品;另一个则是“包租婆”IP的虚拟形象再造,通过AI驱动的形象生成与语音合成,强化角色记忆点,轻量化制作节奏拉满。

这些案例背后,一方面展现了AI在内容生产中降本提效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一个关键:创意和判断力仍是爆款的分水岭。AI能生成素材,却无法取代人脑对节奏、共鸣的拿捏。这正是AI+创作者的协作黄金线——工具强大,方向仍需人来掌舵。

需要提及的是,本文案例和素材出自子鹿文化创始人子路在见实直播间的分享。如下,enjoy:

文末加入见实会员,可获得系列直播回放及更多专属权益

01

播放破千万:治愈系短视频爆火

短视频领域是AI大显身手的一个重要舞台。从素材生成到成片制作,AI工具正在加速这一过程,但创意与内容的核心仍需人为把控。以下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将AI应用于短视频制作:

案例1:治愈系内容批量生产。

近段时间,各大平台上涌现了许多“治愈系”风格的短视频。某团队抓准时机,在今年2-3月发布了几条治愈短视频,迅速爆红:第一条视频播放量高达1400万,随后几条也纷纷破百万。

这类内容的生产流程已经可以高度自动化:团队选取一段温暖治愈的文字,使用AI工具将其智能拆分成多句金句,再由AI分别生成相配的图像,配合背景音乐和简单转场,拼接成图文短视频。

原本需要美工、剪辑器协作的流程,现在借助AI一人即可完成,大幅提升了产能然而,选题和文字本身的感染力仍由人工把关——哪段文案最能引发共鸣,如何搭配音乐,这些决定内容成败的细节离不开创作者的判断。

案例2:虚拟形象IP打造。

AI图像生成技术让个人IP打造出“虚拟形象”成为可能。子鹿团队制作的搞笑短视频形象:以周星驰电影《功夫》中的经典角色“包租婆”为原型,用AI生成她的卡通形象视频。

为增强记忆点,创作者刻意为形象添加了夸张的标志性元素:让她脖子上挂着一串大钥匙(替代原本的项链),手戴翡翠戒指等,通过这些符号强化角色辨识度。视频用AI驱动角色口型并配音,一经推出引起观众注意。

这个过程中,AI帮助完成了形象绘制和口型合成等技术环节,但角色创意和差异化设计显然出自人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完全AI驱动的动画生成速度较慢、成本较高,团队后来改为只制作静态形象配上语音,将复杂度降级,以便更高频地输出内容。

这个取舍体现了AI应用的一个现实考量:在追求炫目的技术效果和内容生产效率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现在还有创作者利用更加轻量的方式,比如简笔画火柴人动画、“书籍会说话”之类的新颖形式蹭热度,其背后核心依然是对内容创意的巧思运用。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到,AI确实降低了短视频内容制作的门槛和周期,但真正决定内容能否“爆款”的,还是创作者对题材选择和呈现方式的创造性。AI可以批量生产图像和配音,但如果选题无聊或创意平庸,再多技术加持也难以打动人心。因此,将AI用于短视频,要始终记住:效率提升服务于内容创新。善用工具加速生产,但绝不能因依赖工具而忽视了对内容本身的打磨。

当然,在短视频领域使用AI时还需注意合规风险。近期国家网信办启动了“清朗”专项行动,加强对AI生成内容的监管。有些看似吸睛的玩法其实踩踏了政策红线,务必避免

例如,利用AI打造所谓“伪专家”形象来传播医疗养生等内容,就是明确禁止的行为。又如伪造名人演说、虚构权威言论等,也可能涉及法律和道德问题。内容创业者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动向,确保AI应用不触碰违规领域。

02

文案与脚本:平台化定制与提示词技巧制胜

除了视频素材,文本内容创作同样因AI而发生改变。从短视频脚本、小红书笔记,到直播带货的营销话术,AI都可以参与撰写其中的初稿。

但要让AI写出的文案达到可用甚至出彩的程度,对提示词(Prompt)的设计和平台规则的掌握非常关键。经验表明,“让AI明白你真正需要什么”,往往需要创作者提供清晰细致的指令和框架。以下分场景讨论:

1)短视频脚本生成:结构为王。

一个好的短视频脚本通常遵循“三段式”结构:开头几秒用强吸引力的钩子抓住观众、中段提供有料的内容保证观众看下去、结尾引导互动提升用户黏性。在用AI生成短视频脚本时,创作者应该预先把这些要素融入提示词。

例如,可以这样提示:“帮我撰写一段15秒的短视频脚本。要求:1)开头3秒提出一个悬念问题,引发好奇;2)中间10秒以生动案例展开阐释,语言风趣有吸引力,让观众愿意看完;3)最后2秒以一句提问引导观众评论,并配一个反转的小结论。”

通过如此明确地规定脚本结构和每部分的作用,AI生成的草稿就会有清晰的节奏感,而不会东拉西扯或头重脚轻。

实践中发现,如果只是泛泛地要求“写一个短视频文案”,AI产出的文本往往缺乏重点,需花更多时间二次修改。不妨把行业常用的内容模板转化为提示词,这样AI相当于拿到了“写作大纲”,输出质量自然显著提高。

2)小红书笔记撰写:融入平台语言

不同内容平台有各自的社区文化和流行语风。在用AI写作小红书笔记、微博帖子等时,让AI模仿平台调性会让内容更加本土化,减少机器腔。以小红书的笔记为例,其爆款笔记往往有固定套路:标题包含表情符号以吸引眼球,正文按照“场景痛点-解决方案-实例-行动呼吁”来展开,并且常使用小红书特有的亲切用语(如称呼读者为“姐妹们”)。

因此,在提示AI时可以这样描述:“扮演一位小红书美妆博主,用亲切随和的语气写一篇分享笔记。标题中带1-2个相关emoji表情。正文结构包括:开头提出肌肤困扰场景→中段分享具体解决方案和产品经验→结尾用一句话引导姐妹们在评论区交流。用小红书流行的口吻,称呼读者为‘姐妹’或‘集美’,语言活泼接地气。”

通过在提示词中加入对平台语言风格和内容模块的要求,AI生成的笔记就会更贴近小红书的爆款范式,而非千篇一律的通用文案。

这体现出一个原则:创作者本身对平台有专业认知,才能教会AI说“地道的话”。只有对某个平台的调性、热门用语、排版偏好等烂熟于心,才能准确地将这些要素转化为提示词,让AI输出看起来仿佛出自一位有经验的该平台创作者之手。

3)模仿特定风格:搭建知识库训练

在需要AI模仿某个知名IP或特定风格时,可以采用“示例训练+风格分析”的方法。子路提到的一个思路是:先收集目标IP的大量历史内容(如某抖音达人的所有文案),提取其文字稿,构建一个小型知识库供AI参考。然后,让AI分析这些文本的共同特点,如常用梗、句式、叙事结构和语气等等,总结出该IP独有的风格要素。最后,再要求AI基于这种风格来撰写指定主题的新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风格模仿也要拿捏度:既要像,又不能失真。如果过犹不及地套用对方的梗,可能显得生硬。理想的状态是“神似而形不拘”,AI写出的内容让熟悉那个IP的读者会心一笑,但又有你自己的主题。

无论采用何种AI写作手段,最终人仍需充当把关人。首先,对AI的初稿一定要进行人工校审和润色。AI难免会出现信息错误、用词不当甚至逻辑硬伤,切忌不经思考直接发布。正确的做法是把AI当成资助你完成初稿的“智能小编”,你则是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主编。

尤其涉及数据事实、专业知识时,更要核实其准确性。其次,可以采取多轮次迭代的方法逐步逼近理想结果:先让AI给出大纲,再要求它充实细节;或同时生成多个版本,自行取其精华。这种“人机协作写作”的效率依然远高于单纯人写,但质量上多了一重保障。

同时,在应用联网型AI获取资料时也需谨慎。某些AI工具具备联网搜索功能,但如果不加以限制,可能抓取到不可靠的信息。除非对相关知识有辨别力,否则不建议轻易开启AI的自动联网搜索,以免将谣言错误也一并写入内容。总之,善用AI但不盲信AI,才能让它真正服务于内容创作而非制造麻烦。

03

工具选型与持续学习:打造专属AI创作流程

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AI应用,内容创作者应根据自身需求有的放矢地选择,并不断学习新工具以保持竞争力。

工具导航与素材选题方面,可以善加利用一些AI工具导航网站和选题情报平台。例如,子路推荐了名为AIGC工具导航(aigc.cn)的网站,汇集了各类最新AI应用,方便按功能查找。对于经常苦恼“没有素材可写”的自媒体人,也有自媒体工作台(zmt.cn)一类的平台,每日汇总全网热点选题,帮助激发灵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内容创作事半功倍。

保持学习则是另一个关键——AI技术更新迭代很快,新模型新功能层出不穷,今天领先的效率工具可能很快就被更优方案替代。例如,近期开源的图像生成模型新版本在文字处理上有了长足进步;又如新的AI剪辑软件能自动根据字幕生成卡点。这些技术进步都可能成为内容生产的新利器。

当然,学习新工具也要讲求策略:聚焦于与你的内容形式和平台相关的领域。如果你主攻短视频,就重点关注视频剪辑、特效和配音合成方面的AI应用;如果你经营图文号,则多研究辅助写作和制图工具。没必要贪多求全,每一样都去试用,关键是在自己擅长和目标受众所在的平台上,实现“AI赋能”的突破。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专属AI工作流程后,应当固化下来并不断优化。

最后,莫忘创意初心。AI再强大,也只是辅助工具。真正能吸引和留住受众的,始终是打动人心的内容。创作者应当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基础生产力提升了,就有更多时间精力去打磨创意、优化作品。这正是AI赋能的意义所在——把人从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专注那些机器做不到的事情

(举报)

见实公众号

见实公众号

7995 Articles 1244368 Views 950300 Fans

Comment (11)

User avatar

AI真厉害,让短视频创作效率翻倍了!

User avatar

感觉世界要崩塌了,因为AI太聪明了!

User avatar

AI真是个好帮手,但别忘了,我们才是创造者

User avatar

这简直是灾难!人类的思考能力要被AI取代!

User avatar

我支持!AI是未来,谁也别拦着

User avatar

这效率,有点可怕,感觉时间都变短了

User avatar

AI太厉害了,人类的灵魂都快被它吸收了

User avatar

我感觉好奇怪,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消失了

User avatar

哈哈,AI真会玩,把创意榨干了!

User avatar

效率翻倍?那不是把人变成机器的工具!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