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月前 221 浏览次数 11 评论

Meta、OpenAI首席技术官入伍,硅谷AI精英集体参军!成立代号「201分队」,让AI为军队服役。

发布了 10493 文章

硅谷科技公司的精英高管们正集体参军!


美国陆军预备役成立新的科技创新部队,代号「201分队」(Detachment 201),招募硅谷科技高管 。


一个刚刚在高管会上拍板了上亿美元预算的科技大佬,一转身走进更衣室,换上的不是半程马拉松的运动装备,而是一套美国陆军制服。


这不是科幻战争片,是正在真实上演的一幕。



科技与军事的深度融合,正在硅谷深处悄然又隐秘地发生。


这些科技公司高管们很可能赢不了任何俯卧撑比赛,射击可能也一塌糊涂。


但在未来一年中的部分时间里,这帮聪明的大脑将化身为美国陆军预备役成员,因为他们拥有一项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武器——对AI的深刻理解。


这群人个个声名显赫:


  • Kevin Weil与Bob McGrew:两位都拥有显赫的OpenAI背景。



Kevin Weil,2024年6月加入OpenAI担任首席产品官



Bob McGrew,Thinking Machines实验室顾问、前OpenAI首席研究官


  • Andrew 「Boz」 Bosworth:Meta的首席技术官(CTO),扎克伯格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 Shyam Sankar:大数据与国防科技巨头Palantir的CTO。他第一个加入预备役计划。



这些人将构成一支全新的陆军创新部队,代号「201分队」(Detachment 201)。


任务只有一个:将硅谷科技公司高管层(C-Suite)的创新思维,带进军事基地,为这台战争机器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技术升级。



驾驶战斗机的梦想


「可能是我《壮志凌云》(Top Gun)看多了。」


43岁的Bosworth开玩笑。



身高超过1米88的他,年轻时曾因「个子太高」而无法实现驾驶F-16战斗机的梦想。


如今,他将这次入伍视为延续家族服役传统的一种方式。


而他的老板,扎克伯格,对此表示全力支持。


「我认为,硅谷潜藏着许多爱国主义情怀,现在它们正浮出水面。」Bosworth说。


这不仅仅是个人选择,更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


就在不到十年前,为军方工作在硅谷还是一个禁忌话题,更不用说亲自穿上军装。


谷歌员工曾因公司参与五角大楼的「Maven项目」(一个利用AI分析无人机影像的计划)而爆发大规模抗议,最终导致公司退出。


那时的硅谷,信奉的是「不作恶」和「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与冰冷的军事机器格格不入。


然而,时代变了。


去年,Meta和OpenAI相继调整政策,开始更积极地与军方合作。


最近,它们甚至与军火商Anduril公司联手,为五角大楼开发产品。


OpenAI将其技术整合到Anduril的反无人机系统软件中。Anduril系统能够探测、评估和跟踪无人机,如果识别到具有威胁的无人机,军队可以使用电子干扰、无人机和其他手段将其击落。



Anduril公司在加州科斯塔梅萨的展厅展出,包括左侧的Roadrunner,一款双涡轮喷气式自主飞行器


而Palantir,这家以指环王中「真知晶球」命名的公司,更是与国家安全领域深度绑定了二十年。


它与陆军的一个AI和数据项目,价值可能超过10亿美元。


今天,硅谷的精英们坚信,自己的尖端技术能够帮助美国占据优势。


对于军方而言,这将有助于其备战未来战争。


这些战争会部分使用地面机器人和无人机,依靠传感器网络和AI来协调所有行动。


美国陆军参谋长Randy George的话则更为直接:「我们需要跑得更快,而这正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代号「201」

一支不像军队的军队


为了彰显自己的「极客」本色,陆军将这个科技预备役项目命名为「201分队」。


这个名字源自HTTP状态码「201 Created」,意为服务器创建了新资源。


201分队是科技精英参军的首次,但不会是最后一次。


五角大楼首席人才管理官Brynt Parmeter正力推其他军种效仿陆军的这种做法。


这些科技预备役军官的服务方式也完全不同:


  • 军衔特殊:每人入伍即被授予中校(Lieutenant Colonel)军衔。
  • 时间灵活:每年服役约120小时,可以远程、异步工作,无需参加严酷的新兵基础训练。
  • 任务特殊:他们不会被派往前线交火。他们的战场在服务器、数据中心和战略会议室。具体任务包括:指导士兵如何使用AI驱动的系统,利用健康数据改善部队体能,以及为国防部如何采购更多商业技术提供建议。


当然,一个核心问题无法回避:利益冲突


George明确表示,这些高管不会参与涉及其雇主的项目,并将被严格限制,禁止与公司分享信息,或参与任何可能为他们个人或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


书呆子们的挑战


尽管他们是「技术军官」,但军人的基本要求——体能和射击,一项也不能少。


「我一直在拿这个给他们施压,」George笑着说。


这群平均年龄40+的科技精英,对此反应各异,充满戏剧性。


42岁的Kevin Weil,OpenAI首席产品官,同时也是一名超级马拉松运动员,对2英里(约3.2公里)的计时跑表现得毫不在乎。


但他依然谦虚地表示:「我们会被真正的士兵狠狠地碾压。」


Meta的Bosworth则为此加强了锻炼,他开始做更多的俯卧撑,并拖着重物行走。


最坦诚的或许是Palantir的CTO Sankar,他承认自己最大的担忧是:「在一群比我强壮得多的陆军军官面前丢脸。我可能是名技术专家,但我不是专业士兵。」


这种反差感,恰恰揭示了一个本质:未来的战争,不再仅仅是肌肉与钢铁的碰撞,比拼是算法、数据和算力。


当这群习惯于用代码和逻辑改变世界的「书呆子」,穿上军装,开始学习射击和体能,并准备「被真正的士兵碾压」时,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这支「AI特种部队」的成立,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它预示着,未来决定战争胜负的,可能不再是F-16战斗机的敏捷度,而是数据中心机房的温度。


参考资料:


https://www.wsj.com/tech/army-reserve-tech-executives-meta-palantir-796f5360?mod=tech_lead_pos2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 新智元 ”


10493 文章 1858234 浏览次数 950300 粉丝

评论 (11)

User avatar

这波操作太搞了,AI军用,有点意思!

User avatar

我喜欢这种疯狂的想象!

User avatar

AI军用?这简直是宇宙的玩笑!

User avatar

这波操作,简直是人类的自我毁灭吧!

User avatar

感觉自己要被AI取代了,有点害怕又有点期待!

User avatar

别闹了,这波是未来趋势,无可厚非!

User avatar

AI军用?这波操作,我支持!

User avatar

这算什么?人类的终结预热啊!

User avatar

感觉下一秒地球就被AI统治了,有点小激动!

User avatar

太有意思啊,未来人类彻底被AI碾压!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