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21 hours ago 109 Views 0 Comments

不懂代码,如何利用代码,玩转AI应用搭建?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Published 359 Articles

不会写代码,就不能玩转 AI 应用?未必!本文将以作者在 dify 平台搭建工程选型应用的实践为例,拆解 AI + 自动化的真实落地过程,帮你掌握“让 AI 写代码”的实操技巧,轻松跨过技术门槛,搭建属于自己的 AI 工具。

最近在dify上搭建公司内部的AI应用,比如某些机械组件的选型,工程师自己做可能需要一两小时,现在通过AI应用选型,一两分钟就能搞定,又快又准,而且还能输出完整的文档。当然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走了一些弯路。

以电机选型举例,用户输入参数后,首先要用参数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从电机的数据库表做初步筛选,然后利用初筛出来的电机参数进行计算,再一次筛选,最后给出符合条件的电机型号。那么整个过程至少有两次计算、两次筛选,开始通过大模型(LLM)节点进行计算、筛选(把常用型号表导入资源库),但很快发现了问题。

第一,常用型号表导入资源库后,只能支持关键字检索和语义检索,却不支持条件查询,无法准确筛选。这个问题倒是很快解决,把型号表导入数据库,在dify上利用SQL执行节点去查表,一下就把符合条件的型号初筛出来了。

当然SQL执行节点需要前置一个参数提取节点,提取前面的计算结果,才能形成完整的SQL查询语句。

第二个问题更棘手一些,通过LLM去计算,不仅时间长,还容易出岔子,不靠谱。Qwen算得倒是快,但失误率比较高,特别是多个复杂的计算,不准的概率可能有30%以上;DS-R1,准确率高一些,但也有10%左右的次数出问题,而且时间很长,动不动需要6~8分钟,甚至还超时。但选型计算的准确率需要100%。

后来反思发现,用LLM去做运算可能方向就错了,LLM不一定适合复杂运算,运算就应该用代码程序实现,不会出错,而且秒出结果。所以还是尝试用代码执行节点完成计算(用http服务也可以,但需要开发协助)。

产品大多不会写代码,但AI会写,那就把输入参数、运算逻辑都告诉AI,让它帮忙写,后贴到代码执行节点。开始发现这有点像碰运气,代码执行老是报错,只能不断地把报错结果告诉AI,让它修改代码,反反复复,搞得筋疲力尽。但还好,经过一两个应用跑通后,关于如何让AI(一般用豆包)准确生成能在dify中跑通的代码,我也总结了一些规律:

  • 关于代码中用到的参数、运算逻辑,一定要写得尽量详细、准确,没有任何歧义。有时候可能就是参数取错了,甚至参数的数值类型弄差了,代码就会报错
  • 在dify中对代码执行节点设置的返回参数以及格式,需要同步给豆包,这些会内化在代码中。如果代码返回结果及其格式,与在dify中设置的不一致,那么一定报错
  • 报错后,除了把报错结果,还应该把可以把节点的输入内容完整发给豆包,这样AI更容易发现问题
  • 如果是类似的情况,把之前的正确代码给豆包学习,比如都是类似的运算,把之前跑通的代码给到它,往往更容易生成你想要的代码
  • 如果代码不论如何修改,反复报同一个错,那可能是设置的问题,不一定是代码的问题。对2、3、4这三点重新审视。

当你输入代码需求后,经过一两次修改AI输出的代码就能在dify中跑通,这种感觉还是蛮爽的。如果顺利的话,一个应用很快就能搞定。最费时间的反而是,梳理业务逻辑,整理报告格式等。

所以在AI时代,对B端产品经理的核心要求依然是业务的调研和理解能力。AI只不过扩展我们的能力边界。快速学习相关技能后,以前依赖于开发的事情,现在产品也能做。当然学习能力很重要,一定要动手,学中做,做中学,利用AI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未来可期。

作者:白水未央,多年B端经验;个人公众号:文字小站

本文由@白水未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359 Articles 47476 Views 58654 Fans

Comment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