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小时前 125 浏览次数 0 评论

MiniMax“版权劫”:好莱坞重拳下负重前行?

AI中国
AI中国

发布了 10543 文章

科技与版权的碰撞并非新鲜事,历史总在重复相似的旋律。从早期的Napster到如今的MiniMax,每一次技术革新总会与现有版权体系发生摩擦。 

‍‍‍‍‍‍‍‍‍‍‍‍‍‍‍‍‍‍蜘蛛侠、蝙蝠侠与小黄人,这些好莱坞最具价值的IP角色,正成为一场横跨太平洋的版权之争的焦点,而来自中国的AI新锐MiniMax,被迫站上了被告席。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6日,好莱坞三大巨头——华特迪士尼、康卡斯特旗下环球影业以及华纳兄弟探索公司联合向加州地方法院提起版权诉讼,矛头直指中国人工智能公司MiniMax的图像和视频生成服务“海螺AI”。 

这份长达119页的起诉书指控MiniMax建立了“盗版商业模式”,系统性地复制其最有价值的受版权保护角色来训练AI系统,然后通过生成包含这些标志性角色的未授权视频来获利。

三巨头围剿: 

一场不可避免的对决 

这起诉讼绝非偶然。诉状指出,MiniMax用户只需输入“达斯·维德在死星上行走”或“蜘蛛侠在摩天大楼间摆荡”等提示词,就能获得包含这些受版权保护角色的高质量视频。 

好莱坞找出的演示视频里惊现蜘蛛侠等顶级IP,还能批量产出漫威英雄、迪士尼卡通的高仿品。 

原告方指控MiniMax用这些知名角色宣传海螺AI,称其为“口袋里的好莱坞”,还通过生成内容进行推广宣传。这种无视知识产权的行为,无疑触及了好莱坞的核心利益。 

更让好莱坞巨头愤怒的是,他们并非没有给MiniMax改正的机会。诉状显示,这些工作室曾向MiniMax发送了停止侵权信函,详细说明了广泛的版权侵权行为。 

然而,MiniMax“没有对原告的信函作出实质性回应”,这种无视警告的态度可能最终导致了好莱坞巨头的联合法律行动。 

海外狂飙:

MiniMax的全球布局

此次诉讼风波之前,MiniMax在海外的扩张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作为 国内“AI六小虎”之一,MiniMax采取了与众不同的国际化战略。 

官网数据显示,其产品已覆盖超1.57亿个人用户,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MiniMax的出海之路几乎和国内同步进行。成立一年,MiniMax就推出了AI角色扮演应用Glow,随后又上线了星野AI及其海外版Talkie,去年5月海螺AI也随之上线。 

海螺AI爆火之前,AI虚拟陪伴应用Talkie打响了MiniMax在海外的第一枪。凭借AI的理解生成能力和角色陪伴特性,MiniMax在海外增长迅速。 

据Sensor Tower数据,早在2024年,Talkie月活就已超过1100万,过半用户来自美国。 

去年10月,据智能涌现报道,MiniMax的实际年营收大概率能超过7000万美元,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Talkie。Talkie的开门红给了MiniMax信心。 

融资上市:

从资本宠儿到诉讼靶子

2025年以来,国内大模型企业告别资本狂热的追捧,行业的竞赛点从融到多少钱转向什么时候能上市。 

尤其是DeepSeek的火爆加剧了竞争的白热化,资本也愈加苛刻,尽早上市成为“六小虎”的重点。 

就在不久前WAIC上,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表示,MiniMax有可能成为中国“基础大模型公司上市第一股”。这让市场对MiniMax有了更高的期待。 

今年7月,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MiniMax已接近完成近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MiniMax的估值将超40亿美元(约300亿元)。 

回顾MiniMax的融资历程:2024年3月,MiniMax获6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25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此前融资的投资方包括腾讯、明势资本、米哈游等。 

去年年底MiniMax曾完成一轮估值30亿美元的融资。 

诉讼冲击:

融资上市路上的“黑天鹅”

此次诉讼无疑给MiniMax的融资和上市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从诉讼规模和要求赔偿的金额来看,这起案件可能成为AI版权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原告的诉求是让MiniMax交出因侵权所得利润,并赔偿原告损失;或者按《美国版权法》规定对每一项被侵权作品判处最高15万美元的法定赔偿金。 

从侵权IP看,如果败诉,MiniMax潜在赔偿金额可能达到数亿美元级别,这对年营收约7000万美元的MiniMax而言无疑是巨大压力。 

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面临永久禁令。原告方明确要求法院禁止MiniMax继续用原告作品训练AI,且禁止其服务生成相似IP内容。 

这意味着海螺AI若想继续在美国市场运营,需要彻底清洗训练数据并重构模型。 

前景展望:

风暴中的生存之道

面对这场诉讼,MiniMax并非完全没有应对之策。法律界人士指出,全球司法系统对“AI学习算不算合理采用”仍存在争议。 

美国法官们对此吵得不可开交,这可能会给案件结果带来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Anthropic最近的类似案例可能为MiniMax提供参考。9月25日,美国联邦法官批准Anthropic支付15亿美元(约合117亿港元)进行和解。 

以解决因利用盗版书籍数据训练AI而面临的集体诉讼。 

虽然金额巨大,但这一和解避免了Anthropic可能面临的更严重后果。如果MiniMax能够与好莱坞巨头达成和解,可能是将影响降至最低的理想途径。 

不过,与Anthropic相比,MiniMax面临着一个特殊的挑战——它是一家在美国市场快速扩张的中国AI公司。 

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一案件可能超出纯粹的法律范畴,涉及更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因素。 

科技与版权的碰撞并非新鲜事,历史总在重复相似的旋律。从早期的Napster到如今的MiniMax,每一次技术革新总会与现有版权体系发生摩擦。 

好莱坞studios 选择重拳出击,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现有IP,更是担心AI生成内容未来可能成为其核心业务的替代者。 

对于估值已超40亿美元的MiniMax,这场诉讼可能成为其上市之路上的“绊脚石”,也可能成为其重新思考技术发展路径的“清醒剂”。希望这家公司一路走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陆玖财经”(ID:liujiucaijing69),作者:陆玖,36氪经授权发布。

AI中国

AI中国

10543 文章 1893651 浏览次数 950300 粉丝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