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大模型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体现了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能力。
新的昆仑大模型相比于2024年11月发布的700亿参数版本有了显著提升。语言大模型的参数从700亿增加到3000亿,视觉大模型的参数从3亿提高至44亿,而多模态大模型的参数则从160亿增长至800亿。此外,专业大模型也在不断迭代和完善,包括在勘探、代码、物资采购及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进展。
早在去年5月,中国石油就与中国移动、华为和科大讯飞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昆仑大模型的开发,并于同年11月推出了700亿参数的早期版本。昆仑大模型是中国能源和化工行业中首个经过备案的大模型,标志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乔辉强调,昆仑大模型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从油气勘探开发到炼油化工、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该模型通过智能化全波形反演技术,显著提高了地震波波动方程的求解效率,正反演全流程效率提升超过十倍。在炼油化工领域,昆仑大模型帮助优化了乙烷制乙烯的工艺运行,加快了设备故障处理的速度。此外,该模型还在销售领域应用,嵌入加油站管理系统,能够24小时响应员工和客户的需求。
划重点:
🌟 中国石油发布3000亿参数的昆仑大模型,展示了大模型技术的进步。
🔍 新模型在语言、视觉及多模态领域的参数均有显著提升,涵盖多个专业领域。
💡 昆仑大模型已在油气全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实现应用,包括勘探、炼油及销售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