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7小时前 138 浏览次数 0 评论

可灵救场,电商快手 “转性” AI 快手?

AI中国
AI中国

发布了 9558 文章

梦幻Kling,前路何方?


快手二季报于北京时间 8 月 21 日港股盘后放出。近期快手股价表现可谓是港股前排的当红炸子鸡,大功臣自然是 Kling。


尽管 Kling 对集团利润贡献不多,但情绪转换下,已经带动快手从 10x 的电商估值正在慢慢向 15x 的 “平台&科技” 估值靠近。


那么可灵之外的传统主业表现如何?具体来看二季度交卷情况:


具体来看:


1. 用户生态稳定:二季度月活 7.15 亿,环比净增 300 万人。再看推广费用,增长继续保持低速。结合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整体上看快手目前流量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怎么增长,也没有出现急剧的流失。


公司重点考核的日活指标,二季度 4.09 亿,算下来用户粘性(DAU/MAU)保持稳定在 57%。


2. 电商小超预期:二季度虽然 618 行业不咋地,快手原先指引也不高,但实际表现还可以。GMV 同比增长近 18%,高于原先低双位数指引和市场预期,电商交易主要由人均付费驱动,经计算同比增长约 15%。


其中 618 期间配合特定活动下,泛货架电商占比提升至 32%,其中商城场景的日均动销商家同比增长 30%。


最终在佣金率环比变动不大下,带动整体电商服务收入(其他收入剔除可灵收入)超预期增长 20%,超市场预期的 15%。


3. 广告回暖步伐有扰动:二季度广告增速 12%,相较一季度在回暖趋势上。不过由于海外巴西支付问题和外卖大战的影响(平台广告预算替换为用户补贴),回暖节奏要比之前的预期放缓(增速下调约 3-5pct)。


快手的应对是加入战场,携手美团,提高外卖入口等级,下半年的广告可能会因此受益。不过也无需太过积极,主要是快手外卖的交易链路多了一步兑换码核销的操作,稍微影响实际转化效果。但鉴于管理层的以往画风,我们预计指引留有余地。


4. 可灵全年目标上调:二季度收入 2.5 亿,继上季度调高到 1 亿美元后,这季度继续提高至 1.25 亿美元(约 9 亿人民币)。


可灵的亮眼源于 2.0 版本的发布,虽然大厂后续相继也发布了视频大模型新版本,但可灵基于其前端功能、生态完善、性价比的优势,仍处于强势发展期。


不过对于一些激进资金而言,这个指引恐怕不能满意。财报前市场已经通过打压股价,表明了对 7 月流水增幅不够好的态度。这次指引上调不及乐观预期,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被消化。


5. 直播小超预期:二季度增长 8%,超市场预期的 5% 增长。近一年来整顿期间,快手持续扩充公会规模,签约更多的优质主播,尤其专注扩大游戏直播领域。


6. 经营效率继续提升:虽然绝对值上,经营费用与预期基本一致,但考虑到收入超预期,因此实际经营效率是提升的。


最终核心主业的经营利润 47 亿,比预期高了近 4 亿,基本是由收入超出的部分贡献。核心经营利润率 13.4%,中长期下有望向 15%~20% 靠近。


7. 首次惊喜派息:二季度快手回购规模同比略微提升,但环比也还是有进一步放缓。总共耗用不足 7 亿港元,回购了 1460 万股公司股票,均价 50HKD。


不过,惊喜的事,除了正常回购,还宣布了首次特别派息合计 20 亿 HKD(0.46HKD/股),预计 10 月派发。


这样一来,今年的回购 + 派息合计约 75 亿 HKD,对应当下 3100 亿港元市值,股东回报率约 2.5%。这使得尽管二季度市值拉升很多,但股东回报率和上季度持平。



8. 财报详细数据一览



海豚君观点


二季度业绩交卷,当期表现其实还不错,尤其是电商超预期。不过全年指引并未顺势上调,主要因海外巴西和外卖大战对广告的负面影响。另外,可灵的展望虽然上提,但也不算惊喜,原激进资金预期更高,最近才向下做了调整。


不过按照以往情况,也不排除指引留有余地,管理层刻意保守。再加上财报前股价已经回调半个月,跌幅 13%,也已经体现资金提前避险的态度。


相比于上季度海豚君对快手的判断:流量见顶,主业增长有降速压力,但可以关注低估值下的 AI 炒作机会,引导估值从 10x P/E 的 “电商估值” 拉升到 13x P/E 的 “10x 电商与 15x 社交平台中间地带” 的估值水平。


这次有两点变化:


1、Kling 的可持续性


AI 对于快手来说,已经从炒作可以逐步视作可持续的业务增量。也就是当下的估值拉升,并非纯靠情绪和流动性,也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撑。


这个认知变化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好的确定 Kling 能够带来的估值溢价空间有多少。比如展望远期可灵对集团的业绩贡献,或者情绪积极时,拿出来单独算一个估值最后再加总到集团中。


认知改变的原因在于,Kling 抗住了巨头竞争,部分验证了自身的优势。


在 5 月 Kling2.0 发布后,抖音 Seedance、阿里 Wan、Google Veo 相继发布新版本,在全球 AI 视频大模型的性能排行榜中,与 Kling 不相上下),但似乎 Kling 靠着性价比和手机端实时生成的特点(海外相对优势)、场景生态完善度(国内相对优势)等,暂时还能保持先发优势。


这个先发优势有利于让 Kling 在更多的专业用户群体中抢得品牌认知,这样一来,可灵的未来就并非需要完全依赖快手生态,而可以作为一个单独 AI 软件平台存续。


截至 7 月,Kling 的年化流水约 1.8 亿美金(短期流水一般为收入的 70-80%),8 月中旬 Sensor Tower 数据出来,显示可灵用户活跃下滑、流水增幅未及市场乐观预期,直接吓崩了市场,当天大跌 7%,随后拖累股价也一直处于盘整中。


但这里面有一点需要提及,可灵的主要收入来源——ToB 端或者 ToP(Prosumer 专业创作者),从使用场景来看,流水主要产生于 PC 端,这个是 Sensor Tower 监测不到的。


因此这次可关注一下电话会中管理层对于 Kling 全量用户数的相关阐述,以及不同平台的分布情况,以便后续继续参考 ST 数据进行跟踪。




(2)主业存在韧性


另一方面的预期差,则是主业面对环境压力、激烈竞争下,保持了比我们预期更高的韧性。


尤其是电商业务,其中泛货架电商的不断渗透发展,已经开始慢慢带来了一些支撑,预计当下 32% 的渗透率还会继续提升,在海豚君看来,短视频电商、泛货架电商都是比 KOL 达人电商更健康的一种电商生态。


此外,公司指引三季度电商 GMV 增长 15%,虽然环比 Q2 放缓,但比之前的低双位数预期要提高了一些。


这个增长节奏与一年前公司内部制定的目标基本一致,说明尽管有竞争、大主播动荡,但快手的电商已经基本进入一个稳态,边际影响在削弱。


而广告业务上,Q2 回暖。Q3&Q4 虽然指引下调,miss 市场预期,但原因在海豚君看来是暂时性的客观因素导致,而非主观竞争力、生态损害等原因导致的下调。显然,后者对长期预期的影响更大。


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用户生态稳定:扩张停滞、留下高粘性用户


二季度快手月活 7.15 亿,环比增加 300 万人,主要受益电商旺季带动。单用户日均时长 127 分钟,同比增加 5 分钟。


结合第三方数据来看,快手的用户生态已经很难继续扩张,尤其是对比抖音之后,更是相形见绌。


当然,留下的用户粘性也较高,一直保持在 57% 的 DAU/MAU。因此未来就是控制开支(Q2 销售费用继续降速),适度推进变现的战略趋势。






另外,海豚君会通常计算用户运维成本指标(销售费用 + 内容成本)来判断自然流量占比变化,如果运维成本走高,那说明平台对流量的吸引力下降,公司需要投入更多来挽留用户。反之,则说明平台仍有稳定的自然流量。


这个指标,二季度继续增长,但增速延续放缓趋势。从边际上来看,至少在公司层面,留住用户的整体效率变高了。



二、电商超预期


二季度电商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速 26%,其中可灵收入 2.5 亿,全年目标提高至 1.25 亿美元(9 亿人民币)。剩下的电商收入增长 20%,其中 GMV 增速 18%,Take rate 略微上浮


GMV 拆分为 “月均付费用户” 和 “人均付费” 来看,二季度 GMV 增长主要靠人均付费增长驱动,经计算同比增长约 15%。




今年电商竞争并不少,尤其是视频号要大干一场。海豚君原以为二季度就能很快看到对快手的影响,实际不然。


与此同时,快手的泛货架 GMV 占比提升到 32%,渗透率恢复提升,其中 618 期间配合特定活动下,商城场景的日均动销商家同比增长 30%。


虽然泛货架推进的趋势仍在,但这个节奏还需加快。直播电商的商业模式对平台并不十分有利,流量分发权分散到各个主播继 MCN 手中,拖累流量变现的效率(主播分成较高)。


同时,平台运营也会被大主播的个人品行裹挟,一旦过度倚重的大主播言行不当,那么对平台来说也是无妄之灾。




三、广告:高基数下增长失速,下季度修复


二季度广告收入 198 亿,同比增长 13%,一方面基数略有放缓,另一方面则得益于 AI 对广告转化效率的提高。具体到细分行业上,则应该主要是内循环广告的电商,和外循环广告的短剧、游戏等领域带来。



客观而言,宏观环境并未明显回暖,因此电商之外的广告大盘实际上没有增加多少。这里面主要就是结构性的变化,比如短剧投放的增量,实际上侵蚀的是长视频的份额。




四、直播小超预期,未来基本稳定


二季度直播打赏收入 100 亿,同比增长 8%,比市场预期的 5% 要高。海豚君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快手持续积极地引入更多的优质公会,二季度签约公会数量同比增长 20%,主播数量增长 30%。


另一面,海豚君倒算出的直播收入分成成本比例,仍然比去年同期要更高,代表主播公会的高分成和固定佣金稀释带来。




其他持续拓宽的直播场景(职场招聘、房屋中介),二季度增长均有明显放缓:


1)快聘日均简历投放用户数同比增长 40%(上季度口径是简历数同比增长 110%),双向匹配规模同比增长超 150%(上季度 300%);


2)理想家业务日均搜索规模同比增长超 60%。


五、利润率略有改善


二季度快手实现 GAAP 下净利润 49.22 亿,同比下滑 24%。加回 SBC、投资损益调整后的 Non-GAAP 下净利润为 56 亿,同比增长 16%,随着收入 beat 而超出市场预期。



但上述调整后净利润,仍然包括与主业不相关的政府补贴、理财收入等其他收益。如果只看主业基本面的情况,海豚君一般直接看不做任何调整的 “核心主业经营利润”。


二季度,核心主业经营利润近 47 亿,利润率 13.4%,同比小幅攀升。主要因为收入扩张摊平了支出投入,实际上因为海外业务的投入,管理费用增长几乎翻倍,但因为本身规模不大(快手主要的支出在销售费用),因此并未拖累盈利水平。


销售费用的增长主要由人员团队增加带来,用于推广营销的费用增长不多 5%。研发费用这个季度也增加了近 20%,公司解释为 AI 相关研发人员增加。






分不同地区(本土和海外)来看,二季度海外平台的推进还是在巴西市场,通过全链路数字化赋能巴西本地的商家经营。


不过因为支付问题,影响了交易转化,可能会因此拖累三季度的广告增长。尽管业务扩张,但通过成本费用管控,二季度经营利润持续为正(经营利润率 1%)。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海豚投研”,作者是“海豚君”。


AI中国

AI中国

9558 文章 1577000 浏览次数 950300 粉丝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