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1月前 131 浏览次数 0 评论

对AI新宠CPO颠覆担忧过度,摩根大通上调Coherent和Lumentum目标价

36氪的朋友们

发布了 7995 文章

摩根大通指出CPO(共封装光学)产业链接近爆发临界点,2025年下半年即将量产。市场此前对“颠覆”的恐慌被过度放大了。现有光学供应商如Coherent和Lumentum依然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摩根大通对于两者目标股价均定至100美元。

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产业阴云后,光学组件行业的投资者似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6月12日摩根大通连发两篇研报,指出CPO(共封装光学)产业链接近爆发临界点,看好光学组件龙头Coherent与Lumentum的基本面。摩根大通表示CPO在2025年下半年即将量产,2027年进入规模化转折期,成长路径较过去任何光通信产业新技术转型都明显加速

此前,光模块产业面临从800G产品的价格战,到1.6T技术迭代的延迟,再到共封装光学(CPO)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去中介化”威胁,一系列阴云笼罩着这个赛道。摩根大通分析师明确指出,行业已经成功化解了大部分担忧,尤其是那把悬在所有传统厂商头顶的“CPO达摩克利斯之剑”

01 CPO:来得更快,但颠覆性远低于恐慌预期

AI大模型对算力的指数级渴求,正在无情地榨干数据中心的功耗预算。

行业预测,数据中心硬件总功耗将从2023年的50GW暴增至2029年的150GW。更可怕的是,基于现有技术的光学收发器功耗预计将增长近10倍。这种不可持续的增长,迫使全行业寻找技术出路,而CPO正是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解决方案。

通过将光学引擎和交换芯片共同封装,CPO技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性能优势:

  • 功耗降低30%以上

:有效缓解数据中心“算力扩容=能耗爆表”的瓶颈;

  • 性能极大提升:

高速信号避免在PCB长距离传输带来的损耗;

  • 端口密度翻倍:

 支撑AI集群爆发式的数据流动需求。

尽管热管理、可靠性等技术挑战依然存在,但可插拔外置激光器和液冷技术的成熟,正在快速扫清这些障碍。

真正让市场感到意外的是CPO商业化的时间表。在英伟达等巨头的强力推动下,其进程远快于行业预期:

  • 2025年下半年

: CPO交换机开始小批量出货。

  • 2027年

: 迎来市场实质性拐点,3.2T CPO解决方案开始规模化。

  • 2030年

: 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0亿美元以上。

虽然CPO产业的爆发时间比市场预期来的更快,但CPO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传统可插拔光模块的消亡

分析师数据显示,可插拔收发器市场在未来数年仍将是绝对的主力,其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7%

换言之,市场此前对“颠覆”的恐慌被过度放大了。CPO并非要“杀死”现有供应链,而是创造了一个增量市场,现有光学供应商如Coherent和Lumentum依然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02 从“受伤者”到“核心受益者”:被重估的盈利能力

研报中强调反转逻辑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CPO业务的盈利能力。

市场此前担心这块“难啃的骨头”会拉低利润,但事实恰恰相反。Coherent和Lumentum均明确表示,CPO业务的毛利率将显著高于公司平均水平,预计可达50%以上,而传统可插拔收发器的毛利率仅在30%区间

根据2030年的市场预测,CPO业务届时可能占这些公司总收入的19%,但却将贡献高达27%的毛利润。

CPO不是一个拖累,而是一个强大的利润引擎。正是基于这一逻辑重构,摩根大通对行业龙头给出了更积极的评估:

  • Coherent

:公司的投资逻辑在于其投资者日目标的稳步兑现。摩根大通预测其将在2026和2027财年实现10%的收入增长,毛利率分别达到39%和40%,推动2027财年EPS达到5.70美元,比市场一致预期高出4%。 随着CPO威胁的消除,其作为核心供应商的地位更加稳固,目标市盈率被提升至22倍,目标价上调至100美元

  • Lumentum

:Lumentum的逻辑更紧密地围绕AI展开。通过收购Cloud Light,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布局堪称精准。分析师预计,在电信DCI需求走强和Cloudlight份额提升的推动下,公司季度收入目标有望达成。 同时,2026和2027财年的EPS预期被分别上调至4.20美元和5.90美元。鉴于其在CPO激光器领域的领导地位,目标市盈率也提升至20倍。

研报指出,除上述两家之外,受益于CPO供应链的公司广泛分布:

  • Broadcom

:CPO技术市场领导者,已推出第三代产品线;

  • 英伟达

:推出基于CPO的Quantum-X800和Spectrum-X平台;

  • 台积电

:通过COUPE平台成为CPO关键技术推动者;

  • Corning

:光纤和连接器关键提供商;

  • Fabrinet

:CPO制造和封装服务商。

03 风险警示:乐观前景下的潜在暗礁

当然,零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对于光学组件行业,投资者仍需保持警惕:

  • 定价压力

: 这是行业的长期挑战。尽管新一代技术能带来短期议价能力,但价格侵蚀的压力始终存在。

  • 客户垂直整合

: 思科(Cisco)、Ciena等系统设备商未来可能寻求垂直整合光学组件,以进一步压缩成本,这将直接威胁到上游供应商。

  • 公司特定风险

: Coherent面临新收购业务的整合挑战,而Lumentum则需应对客户集中度过高(如谷歌)的风险。

正如摩根大通研报中强调,光学组件行业正从一个由技术颠覆恐惧主导的市场,转变为由AI驱动的强劲基本面所支撑的市场

CPO技术的发展路径比预期更清晰,它不是一个颠覆者,而是一个高价值的催化剂。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识别那些能够在这场技术演进中,凭借核心技术实力成功卡位、并享受更高利润率的头部玩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AI”,作者:硬ai,36氪经授权发布。

36氪的朋友们

36氪的朋友们

7995 文章 1244368 浏览次数 950300 粉丝

评论 (0)

热门作者

AI中国

AI中国

7995 文章 95.03万 关注

IT之家

IT之家

1221 文章 5.64K 关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328 文章 5.87万 关注

AI教程

AI教程

213 文章 8.54K 关注

36氪

36氪

209 文章 5.63K 关注

唱歌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