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8 hours ago 187 Views 0 Comments

Sora刷屏,可灵狂追,PM们别光顾着吃瓜了!你的下一份PRD,应该用AI来「演」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Published 1193 Articles

当AI视频生成技术突破想象边界,PRD的表达方式也在悄然进化。本文系统梳理Sora与可灵的能力差异,结合产品人视角探讨如何用AI“演”出需求,从静态文档跃迁到动态表达,构建更具沉浸感与协同力的产品沟通机制。

上周,技术圈又被OpenAI扔下的「核弹」— Sora 2 给炸翻了。说实话,我朋友圈里的产品经理们,反应出奇地一致:白天在群里转发各种神乎其神的演示视频,惊呼“太强了”、“颠覆性的”,晚上默默打开Jira,继续对着干巴巴的需求文档和线框图发愁。

是不是感觉特拧巴?一边是AI在云端之上模拟着整个物理世界,一边是我们在现实的泥潭里,为了一个按钮的颜色跟UI设计师争得面红耳赤。我们每天都在写PRD(产品需求文档),绞尽脑汁地想用文字描述清楚一个复杂的用户流程,可换来的往往是开发小哥的一脸懵逼:“你这文档写的……是这个意思吗?”

这种想象与理解之间的鸿沟,简直是每个产品经理心里永远的痛。

但 Sora 2 和它的一众挑战者们,可能真的要终结这一切了。这不仅仅是内容创作者的狂欢,更是我们产品经理的“生产力革命”。今天,咱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宏大叙事,就站在一个一线PM的角度,掰扯掰扯,这些五花八门的AI视频工具,到底该怎么在咱们的日常工作里“落地”?

别再神话Sora了,先看清战场的四路“玩家”

首先得泼盆冷水,Sora 2 虽强,但它不是万能药。尤其是在国内,快手的可灵、字节的即梦也都不是吃素的。现在的市场,根本不是一场「谁是Sora杀手」的简单竞赛,而是一个已经分化出不同赛道的竞技场。搞清楚每个工具的「脾气」,才能让它们为我所用。

在我看来,这几个主流玩家,就像是给你配了四种不同的「兵器」,分别对应不同的战场:

1. Sora 2:思想的“概念车”

定位:前瞻性的「世界模拟器」。

最强技能: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对复杂提示词的理解力。你给它一句诗,它还你一个世界。比如你说“宇航员在太空”,它能给你生成一个包含飞船、舱外景象的完整场景,而别的工具可能就只给你一个孤零零的人。

PM用法:产品探索和概念可视化阶段的“神器”。当你有一个天马行空的新产品构想,怎么跟老板、跟投资人讲明白?别做PPT了,直接用Sora生成一段“生活中的一天”概念视频。比如,你想做个智能家居设备,提示词可以是:“一段电影感的4K视频,一位用户在未来派的家中,通过简单的手势与我们的新智能家居设备互动,控制灯光和音乐,氛围温暖而诱人”。这种视觉冲击力,比你讲一小时话都管用。

短板:可及性太差,邀请制、仅限部分国家,还老出各种伦理幺蛾子。现阶段,它更像一辆用来展示未来、启发灵感的概念车,你没法开着它每天上下班。

2. 快手可灵:生产线的“重装步兵”

定位:务实的生产力强者。

最强技能:长视频生成(最长3分钟)、高真实感和运动连贯性。它那个吃汉堡、吃面条的演示视频火出圈,靠的就是对真实世界物理和动作的精准模拟。

PM用法:原型制作和用户流程演示的主力。这才是我们日常工作最需要的!当你设计好一个复杂的用户流程,比如一个多步骤的注册引导,或者一个电商的完整下单流程,还在用Figma拉线做可点击原型吗?太慢了!现在你可以直接用可灵,生成一个动态的视频原型来做用户测试。它的长视频能力,正好能完整呈现整个用户旅程。

短板:想象力上不如Sora那么奔放 。它是一匹可靠的“工作马”,而不是一匹华丽的“展示马”。

3. 字节即梦:生态里的“螺丝钉”

定位:巩固生态的入门级工具。

最强技能:与剪映深度集成,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它的核心优势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字节强大的分发渠道和生态护城河。

PM用法:快速生成补丁式内容和功能演示。比如,你的产品这周上线了一个小功能,需要做个简单的视频发布说明。用即梦在剪映里直接生成一段10来秒的短视频,效率极高。它更像是一个增值功能,用来降低现有用户的创作门槛。

短板:技术上目前是落后的,视频短(最长12秒)、动作生硬、理解力差。别指望它干什么复杂的活儿。

4. 美图AI:存量优化的美颜相机

定位:AI增强的媒体编辑器。

最强技能:它不从0到1创造,而是从1到100优化。AI消除、背景替换、智能美化……这些功能都是为了让你已有的图片和视频变得更好。

PM用法:市场和运营材料的优化大师。对于做电商、数字营销的产品经理来说,美图的工具集非常实用。快速清理产品图、用静态图生成动态帖子,这些都是日常高频需求。它解决的是内容创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看明白了吧?这根本不是神仙打架,而是术业有专攻。一个精明的产品经理,应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根据不同的战役目标,调配不同的兵种。

从PRD到GTM,AI视频如何颠覆我们的工作流

好了,认清了工具,我们再来聊点更刺激的:这些「兵器」,具体能在我们产品生命周期的哪些环节,掀起一场效率风暴?

阶段一:告别干瘪的文档——用视频做活的PRD

这是我认为AI视频最先能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地方。我们以往的产品开发流程,充满了信息损耗。产品经理脑中的动态画面,变成PRD的静态文字,设计师再根据文字去想象画面,最后工程师看着画面去实现动态交互。这中间的偏差,简直是灾难。

现在,你可以:生成可视化用户故事:在Jira工单里,除了写用户故事,再附上一个用可灵生成的30秒短视频,直观展示用户是如何与你的新功能交互的。我敢打赌,工程师绝对会爱死你。

制作“有同理心”的用户画像:别再用冷冰冰的文档描述你的目标用户了。用AI生成一段短片:“一位小镇上的退休男士,正在使用一款新的健康应用轻松预约医生,采用写实的纪录片风格拍摄……”。让整个团队真正“看见”并理解他们服务的对象。

阶段二:A/B测试不再靠猜——低成本验证设计的“未来视界”

设计和开发的资源永远是有限且宝贵的。多少次,我们为了一个UI设计方案争论不休,最后只能凭“感觉”上线一个版本,然后靠昂贵的线上A/B测试来验证?

现在,你可以:在开发前A/B测试视觉概念:针对一个新的结账流程,用Sora或可灵生成三种不同的视频原型——单页结账、多步向导、快捷支付。然后直接拿这些视频给用户看,收集他们的反馈。这种验证方式,成本几乎为零,但却能帮你规避掉代价高昂的开发错误,这ROI简直高到离谱。

阶段三:营销自动化2.0——让增长坐上火箭

产品成功上线只是第一步,如何推向市场,如何持续增长,同样是PM的重任。以往,制作营销素材是市场部的事,周期长、成本高。

现在,你可以:实现超个性化营销:利用HeyGen、Creatify这类更垂直的工具,通过API编程,为一个新功能发布自动生成成千上万个广告变体。改变开头、视觉风格、AI虚拟人,然后大规模投放测试,用数据找到转化率最高的那个黄金创意。

自动化教程和全球化发布:你的产品要推向全球市场?以前光是把介绍视频翻译、配音、做口型同步,就得花一大笔钱。现在,AI可以全部自动化搞定,成本和复杂性都大大降低。

写在最后:你的新角色——产品故事的「导演」

说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多了个效率工具吗?

不,这绝不仅仅是工具的升级,而是一次产品经理角色的根本性进化

过去,我们是产品规格的定义者,我们的核心产出物是逻辑严谨、文字精确的文档。我们像是建筑师,画出精美的图纸。

而未来,我们将越来越多地扮演产品故事的导演。我们的核心能力,将是如何利用AI,把抽象的想法和冰冷的功能,转化为一个个生动、具体、能引发共鸣的视觉叙事。我们需要掌握“提示词工程”这门新语言,学会给AI「排戏」;我们需要构建新的ROI模型,向老板证明AI的价值不仅仅是省钱;我们更需要肩负起伦理的责任,确保技术不被滥用。

未来十年最牛的产品经理,不是写出最好的PRD,而是导演最好的产品故事。

生成式视频的革命已经来了,舞台已经搭好,聚光灯已经打下。它等的,就是我们这些手握剧本的「导演」。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下一个产品功能,你打算怎么「演」出来?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脑洞!

本文由 @靠谱瓦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Sora生成视频截图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193 Articles 177361 Views 58654 Fans

Comment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