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1月前 162 浏览次数 0 评论

百度没有数字人“牌友”

市象
市象

发布了 8708 文章

上周的AGI Playground 2025活动现场,罗永浩讲了一个段子。

他说年前和梁文锋聊天,对方劝他继续“靠嘴吃饭”——在梁看来,如果一个人在任何领域能做到全国顶尖,那就不该辜负这份天分。所以,罗永浩称未来考虑做个科技界的播客。

一是可以发挥口才表达能力的天赋,二是和其正在参与的科技创业也有协同性。但从直接变现的角度来看,真正让罗永浩靠嘴吃上饭的应该是直播带货。

通过在这个赛道和抖音电商的合作创业,甚至解决了债务问题。不过这个靠嘴吃饭的天赋,可能正在被百度的数字人所改写。

此前,罗永浩在微博发文称:“我的首场数字人直播在百度完美收官了,说真的,这数字人效果把我自己都吓一跳。我和萧木的两个数字人在那儿眉来眼去,讲着跟我一样风格的段子,有点恍惚……但这就是现实。”

百度对外透露的数据显示,这场直播GMV突破5500万。在部分3C、食品等核心品类的带货量甚至超过罗永浩5月真人秀同期数据。换言之,在梁文峰建议罗永浩靠嘴吃饭这件事上,百度正在用AI数字人复制这种天赋。

不仅是罗永浩,百度电商还计划批量复制这种天赋能力。6月17日的AI Day现场,百度电商推出梦蝶计划,希望在流量和预算扶持下,打造更多的超头主播数字人,来补充百度优选超头主播的数量。

有MCN从业者认为:“这种模式下,一个是可以解决很多平台培养出来的超头合同限制问题,另一个是相比挖大IP或者培养大IP,数字人分身的成本都更低且确定性更高。”

当超级IP的天赋可以被复制,百度电商的野心也重新抬头。只是,比起复制一个“罗永浩的嘴”,百度还需要李彦宏那张“能背书”的脸。

01 百度还差李彦宏数字人

据媒体报道,在5月份罗永浩首次在百度电商直播时,就有消息称会有“神秘嘉宾”也就是罗永浩的数字人与罗永浩同台直播,不过在首播中,并未出现。5月24日,百度方面透露“后续会有的。”

一名接近双方合作的人士对媒体透露,“数字人项目是Robin亲自主抓的,效果可以期待一下。”直到6月15日,罗永浩数字人踩着618前夜的尾巴正式上线,现身百度优选开启直播带货,并拿下5500万GMV。

GMV不多,但是部分品类超越真人带货的效果,为这场直播在618大促中赢得不少关注度,甚至有海外媒体将其称为直播电商的DeepSeek时刻。

这一现象甚至在行业内引发讨论。有从业者表示:“如果真的是完全无录制、纯AI实时生成,那绝对是世界级的技术突破。很多企业更可能是提前录制好不同场景,再通过技术手段拼接串联,让画面看起来流畅、无跳帧,制造‘实时感’。”

可以说,凭借形式上的创新,百度电商可谓是还没挣到媲美头部电商平台的GMV,就已经拿到了超越头部的讨论度。

不过这个DeepSeek时刻,目前看还缺少一个百度式的定调符号——李彦宏代言。在百度内部,李彦宏的“站台”往往意味着项目的战略确认和资源倾斜。他不仅是创始人,更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2017年7月,他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亲自驾驶无人车驶上五环,为百度自动驾驶“代言”;2020年5月,百度试水直播电商时,他与“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在直播间对谈,成为首位登上自有平台直播的互联网头部企业CEO。

其每一次站台,都代表着百度未来的战略方向。虽然早在4月25日举办的Create 2025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发布“高说服力数字人”时,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就已经称赞其为“最令人激动的应用之一”,为数字人电商背后的技术站台。

但是当百度电商希望以“超级IP+数字人”的模式重新上阵,或许也还需要一个李彦宏分身来站台,毕竟创始人IP的影响力并不低于超头主播。以京东为例,去年4月份,京东发力数字人电商时,曾在平台推出采用创始人刘强东形象的数字人主播“采销东哥”,首播完成5000万成交额,让不少消费者开了数字人的眼界。

受到创始人IP的影响,去年京东618,前后有21位总裁用数字人在京东直播。总裁的咖位都很大,像格力的董明珠、LG的中国区的总裁等等。

02 更有性价比的电商试错

2020年百度首次发力直播电商时,宣布投入5亿元补贴,上线“聚能计划”,打造一千位明星主播。现在通过以数字人为主的梦蝶和繁星计划,百度宣布投入1亿元数字人消费补贴,打造10万个数字人带货主播。

虽然各种补贴口径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和5亿造1000位相比,1亿扶持10万个的成本还是呈几何倍下降。即使这种数字人模式最终没有跑通,这个试错的成本,放在整个电商行业都相当具有性价比。

成本的显著降低,也是百度电商对外宣传的数字人优势。数据显示,百度数字人直播已使商家成本降低80%,中小商家纯数字人直播GMV年同比增长116%,可以实现“降本增效双突破”。

但是,这个降本增效的效果可能仅局限于百度优选电商平台。一方面是,作为全栈式数字人直播,百度在站内会对数字人做额外的流量倾斜。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真人直播和数字人直播一开始就不在一个起跑线。

相对而言,主流电商平台目前几乎没有明显的流量倾斜。比如淘宝内部人士曾经对媒体透露只要不违反平台规范,淘宝就不会限制数字人直播,也不会给予额外扶持。去年6月,快手电商也表示使用快手官方数字人产品女娲的电商直播间,快手不会再给予额外的电商流量。

在这种平台策略下,目前数字人直播在主流的电商平台并没有明显的带货优势。

另一方面,这种增速效果建立在百度电商整体基本盘的低基数之上。

根据公开数据,百度优选2023年GMV同比增长594%,交易用户数和动销商家数分别提升4倍和3倍;2024年,月活主播同比增长281%,月买家增长177%,GMV翻番,其中数字人GMV增长超11倍。

在这样的增长背景下,数字人直播的增速虽然亮眼,但与平台整体扩张节奏相比,并不算突出。某种程度上,它更像是百度电商体系内部的更低成本的一种电商形态试错,远远尚未达到行业层面的颠覆力量。

03 内容电商货架化

当百度大举推广数字人主播、试图以更低成本撬动更高规模时,这场实验真正的考验,并不只是AI技术是否足够先进、内容是否足够拟真,而是它能否在一个没有流量倾斜的中性平台环境中自证价值。

目前看来,主流平台对百度端出的这盘“数字人直播”大菜仍持观望甚至警惕态度。

抖音是最早对数字人直播作出制度回应的平台。两年前,抖音承认虚拟人直播的“合法性”,同时出台了严格规定:必须显著标识虚拟身份、使用者实名认证,且禁止完全无人参与的AI直播,此后监管愈加趋严。

去年6月,快手与视频号也先后“出黄牌”:视频号将“非真实直播”纳入治理范畴;快手则表示不会给予AIGC直播任何额外流量扶持,甚至将未使用官方工具生成的直播内容视同录播处理。

一系列平台政策出台后,内容行业的主流解读是平台正在刻意拉开与AI内容的距离,以强调创作者的“真实感”。但从电商角度看,另一个解释可能是:平台在防止内容电商回归“货架电商”。

电商从货架模式(人找货)到内容模式(货找人),核心是流量分发机制的变化。通过算法推荐、超级主播等方式,风格鲜明的内容成为提升用户留存与客单转化的关键。

当AI能力高度成熟、内容生成趋于自动化,内容电商就有可能重新回到“标准化、模板化”的轨道。曾经以“人”为主导的场景、话术、情绪表达,在AI工具化之后变得一致——这意味着内容电商平台差异化正在被抹平。

在这一趋势下,主流平台对AIGC带货不再主动拥抱,也就不难理解了。

“AI技术的应用深度将决定电商生意的增长速度”,这是平晓黎在2024年12月百度生态大会上提出的论断。当百度选择押注数字人,平台可以不依赖“人”的不可控,而依赖AI的可复制性去规模化复制带货行为。

但问题也在于此。如果AI能持续生成内容、主导匹配、调控转化,最终可能会把电商再次推向标准化流通系统。在货架电商的形态下,能够吸引消费者就是零售逻辑下“多快好省”的商品力。

今年3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百度副总裁平晓黎认为智能电商将带来人货匹配模式变革,AI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她看好智能电商在需求侧的应用,认为其增长逻辑已变,能催生新流量场景和降本增效。

百度在努力搭建一个“AI原生电商平台”。但对行业来说,内容电商的可复制化是否值得,仍然是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如果AI让内容归于标准化,那么电商的下一场竞争,就又回到了对商品、渠道和履约能力的硬碰硬。

参考资料:

视频号率先“封杀”,数字人直播会凉吗?——新榜

数字人直播带货行至十字路口 巨头态度两极分化——中国经营报

罗永浩百度首秀背后,李彦宏“AI电商梦”胜算多少?——时代周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象”,作者:古廿,36氪经授权发布。

市象

市象

8708 文章 1399003 浏览次数 950300 粉丝

评论 (0)

热门作者

AI中国

AI中国

8708 文章 95.03万 关注

IT之家

IT之家

1221 文章 5.64K 关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549 文章 5.87万 关注

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

483 文章 0 关注

36氪

36氪

427 文章 5.63K 关注

疑问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