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大多数美国人对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持普遍悲观和担忧态度。这项在今年6月对5000多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公众对AI的看法正变得越来越谨慎,与科技行业领导者的乐观论调形成鲜明对比。

担忧压倒兴奋,创造力与人际关系面临威胁

民调结果显示,美国人对AI持“担忧多于兴奋”的态度。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应用感到担忧,而只有10%的人表示兴奋。这一比例相比2021年的37%显著上升,反映出公众情绪的转变。

受访者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对人类能力影响的深刻忧虑:

  • 高达**53%**的人认为,人工智能将“削弱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50%**的人认为,AI会削弱我们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 **38%**的人表示,AI可能会削弱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辨别真伪的挑战与技术素养的悖论

随着AI生成内容与现实界限的模糊,公众对辨别真伪的能力也感到担忧。调查显示,**5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太有信心或完全没有信心”辨别一个物品是由人工智能还是人类制作的。然而,高达76%**的人认为,能够分辨图片、视频和文字的来源“极其重要或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这种日益增长的幻灭感可能与技术素养的提高有关。《营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最大粉丝往往是对这项技术最不熟悉的人。换句话说,当人们对AI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最初的“神奇”和“敬畏之情”会逐渐消退。

尽管公众情绪日趋悲观,科技行业仍坚信AI将带来一个“富足时代”,并以惊人的速度继续推动其发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公众的抵制情绪也在日益高涨,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技术巨头的承诺持怀疑态度。